科技赋能产业兴 利益联结带民富—— 麻江县蓝莓全产业链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2025-04-21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雷刚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吴路路罗松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指出,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在产业发展进程中推动群众增收致富。在麻江县,如今种植蓝莓8.76万亩(1亩=0.0667公顷),蓝莓产业已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成为备受全国瞩目的现代农业发展典型范例。

麻江蓝莓产业的发展轨迹,从最初的“零星种植”逐步迈向“产业集群”,从单纯的“靠天吃饭”转而依靠“科技赋能”,这一历程不仅仅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鲜活例证,更潜藏着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突破困境的发展思路。

“种蓝莓能赚到钱,这可多亏了县里的好政策啊!”宣威镇平定村蓝莓种植户张茂林一边掰着指头算着账,一边说道,“政府免费给我们提供蓝莓苗、土地流转费还有补贴,这么算下来,每亩地每年能节省好几百元呢。”正是这一政策“及时雨”,促使麻江蓝莓种植从农户自发的零散状态走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麻江县出台了《蓝莓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专门设立了专项发展基金,对种植大户、合作社给予种苗补贴、技术培训等一系列扶持,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在麻江县龙山镇孟江村,村民石品银正在加工车间熟练地分拣蓝莓,他满脸笑容地说:“现在土地流转有租金拿,在基地务工能拿到薪金、效益分红还有股金呢。”这种“三金”模式已在全县广泛推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麻江蓝莓种植面积达到8.76万亩,产量为3.99万吨,产值高达8.05亿元,已经培育出8家加工企业,带动了3.6万群众,使得人均增收1.2万元,这无疑为乡村振兴稳步前行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麻江蓝莓产业能够实现规模化发展,科学的管理与创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麻江县高标准蓝莓大棚种植示范基地,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以前浇水施肥全凭经验,现在可不一样了,通过手机就能实现精准控制,这样既节水又节肥。大棚种植的蓝莓能够提前两个月成熟,还能错峰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收益。”基地技术员张小飞一边演示着操作流程,一边介绍道,“通过物联网来监测病虫害,这些新技术让蓝莓种植变得更加高效、更加环保。”

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麻江县还积极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起了“云端货架”。2023年,通过电商渠道的销售额突破2.3亿元,占整体营收的28.6%。此外,麻江县创新性打造了“1 +8 + N”电商矩阵,与拼多多共同建立了“多多果园”直采基地,在京东开设了“麻江蓝莓官方旗舰店”,并且联合东方甄选开展专场直播。到了2024年采收季,借助“24小时鲜果直达”冷链配送体系,麻江蓝莓在珠三角地区的订单能够实现夕发朝至,损耗率也从15%大幅降至4.8%。其中跨境电商的发展成果更是引人注目,通过与深圳跨境贸易服务中心合作,蓝莓冻干粉等深加工产品成功进驻亚马逊北美站,2024年单月销售额突破80万美元,有力助推外贸经济增长。

【记者手记】

从“一粒果实”逐步发展成为“全产业链”,把“绿水青山”成功转化为“金山银山”,麻江的实践证明,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既要深耕土地的“厚度”——以规模化种植筑牢产业根基,更要拓展创新的“广度”——用科技赋能、电商赋能打开发展新空间。展望未来,随着全产业链的持续升级,这颗“蓝色浆果”必将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更亮丽的色彩,成为我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