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作笺绘新景 花果为媒富山乡—— 黔东南州“美丽生产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石世艳 王书燕 聂蕾
仲春时节的黔东南,粉桃映日,金浪连天。凯里市下司镇草莓园里红果垂枝,黄平县旧州镇千亩桃林云蒸霞蔚,剑河县塘脚村的“妩阳红桃”基地游人如织……这片被春色点染的土地,正通过“赏花经济+采摘体验”的立体化农旅融合模式,书写着“一季春华带动四季兴旺”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走进凯里市下司镇沙飘村的周家桥草莓园,绿叶间缀满鲜红饱满的草莓,游客们手提小篮,弯腰采摘,笑声不断。“这里的草莓皮薄味甜,周末来采摘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享受新鲜水果!”市民石女士赞不绝口。草莓园负责人介绍,园内种植了红颜、粉玉等20亩草莓,通过不同品种搭配延长采摘期,近期日均游客采摘超百人,5月还将迎来第三批草莓成熟。
在草莓园不远处,油菜花正值盛放期,金浪翻滚,花香扑鼻。许多游客采完草莓后,顺道踏青赏花、拍照打卡。“摘草莓、赏菜花、拍美照,下司的春天太丰富了!”游客文女士兴奋地说。
“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通过开展‘下司草莓节’等活动,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每年吸引约14万人次前来采摘,采摘收入1000万元以上。同时,今年我们种植了1100亩油菜花,让游客既能采摘草莓又能赏花赏景,更好地感受田园乐趣,丰富游客体验。”下司镇副镇长杨国镭说。
在黄平县旧州镇老里坝村桃树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桃花竞相绽放,粉白相间,如云似霞,勾勒出一幅春日美景图。穿梭在桃林间,花香沁人心脾,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与烂漫桃花合影留念,沉醉在这片粉色花海之中。“前段时间在抖音上看到这片‘桃花海’,今天趁着天气好,带着朋友一起来赏花游玩,到实地来看更震撼!”游客姚丹说。
“春赏花、夏吃果”,从春至夏的紧密衔接,不仅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剑河县岑松镇塘脚村,50亩“妩阳红桃”基地迎来最佳赏花期。蜿蜒的山路两侧,桃花如粉色云霞,游客们身着旗袍、少数民族服饰穿梭其中,定格春日浪漫。
驻村干部杨庭燕介绍,近年来,塘脚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红桃,每年桃子产量有1万多公斤,按照2.5元/公斤计算,一年也能给村里增加约10万元的收入。同时桃园还带动村民参与管护、采摘,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双赢。
“既要会‘开花结果’,更要懂‘引人留客’。”在这场“颜值”变“产值”的生动实践中,黔东南的传统农业正在实现华丽转身。
春潮涌动处,希望在生长。黔东南以花为媒、以果会友的农旅融合实践,不仅绘就了“四季常青”的产业版图,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乡村振兴之路。当最后一片桃花飘落枝头,新的丰收故事已在绿叶间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