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囊香“讨花带”
甘囊香芦笙会上的“讨花带”,很有趣。
甘囊香是苗族“舟溪中短裙服饰区”的芦笙盛会之地。其区域以舟溪为核心,涵盖到凯里市的鸭塘街道、白午街道和万潮镇各一部分,雷山县的望丰乡一部分,麻江县的宣威镇一部分,丹寨县的南皋乡一部分。每一年正月芦笙会期间,在这个区域的每一个芦笙场上,均有“讨花带”的习俗,尤以甘囊香的最具代表性。
甘囊香芦笙文化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是国内乃至国际上规模最为宏大、最具民族特色的苗族芦笙文化品牌,曾举办第十届“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由舟溪境内的吴氏寨老们主持启堂后,从十六日起,至二十日止,天天均为盛会。
“讨花带”一般是在最后一天的傍晚。小伙们在经过了前面多天的吹笙跳月,暗中相中了某个心仪的阿妹后,这时,便主动来到她们的身边,通过吹跳“讨花带”的芦笙曲,一对一地求爱。“讨花带”是芦笙舞曲中的一种,其吹奏节奏快,动作幅度大,场面极为热烈。经过一番吹跳后,已经被打动了芳心的阿妹,便解下身上一条精美的花带,以一头系到小伙子的芦笙上,自己则手牵另一头一起共舞,示意两颗心的心已经连上了。有甚者,解下身上贵重的银项圈、银手镯挂在芦笙上,示意为了爱情可以舍弃一切。此情此景,令观众的喝彩声更加热烈。此时,眼见有了十拿九稳的把握,小伙则将身上携带的一定钱币(过去是银两)夹放在芦笙管上,以示回应和答谢。二人再吹跳一阵后,小伙子将钱币交到阿妹手上,阿妹则放下花带,宣告双方得到了对方的定情信物,也宣告一场求爱完毕。
之后,有些敢于冒险的情侣在选择了某个日子后,双双直接实施一场“偷婚”,即阿妹于星夜之下跟随小伙子跋山涉水到他家去,一定终身。也有的在之后的数次相处中,通过了解家境、人品等,再请媒人上门说亲、牵线。还有的需要等到了正月的“格河闹冲节”、二月的“钉耙山闹冲”、三月的“翁约闹冲会”、七月的“养厚铥爬坡节会”时,经过多次的邀约相聚、加深认识后,才会确定下来。
甘囊香“讨花带”使用的花带,有宽、窄两种。宽的叫“莨”(音),宽约三指;窄的叫“桃”(音),宽一指多。两者都是经阿妹们以巧手织成的。其精细的程度、精美的图案等,既体现着阿妹们的手巧程度和技艺高低,也凝聚着她们心血,是出嫁前必备的嫁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