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榜秋行

2025-02-27 黔东南日报 伍名槐 吕铀

  汽车在都柳江河谷间公路上行驶,车里的我们一边看着公路两侧飞速后退的大山,一边在心里想着:这样的地形是怎么也不能和“田”字扯上关系的。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从江的加榜梯田,是天柱县文联和从江县文联举行联谊活动,给我们提供了这次难得的采风机会。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形上最大的特点是多山,多深谷。这里的山不是状如窝窝头样的小山包,而是高大雄浑、连绵起伏、逶迤不尽的大山,山势巍峨险峻,沟壑纵横,山上树木枝繁叶茂,密不透风。真如一句俗语里说的“地无三尺平”。路是沿着都柳江河谷逆流而上的,越向前走,河两岸的山就越高,河谷就显得越深。我不禁为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的粮食问题担忧起来:那时候的居民,居住在这样的地方,到底从什么地方弄来粮食维持生活?大约五十公里后,我们的车子按路标的指示拐进另一条河谷(这是都柳江的一条支流),又沿着这条河谷逆流而上。再行约十来公里,一直顺河谷走的公路像一条巨蟒一样,突然昂起头窜上高山。这是一条新修的盘山乡村公路,车里的我们随着车子的左颠右簸一起前俯后仰,恹恹欲睡,分不清东南西北,只感觉我们是在密林中不断地往上,往上,离天越来越近。

  “快看!我们到加榜了!”突然,不知是谁叫了一声,全车的人立刻抬起头,往车窗外望去。“哇!这也太壮观了!”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惊呼起来。只见对面一座大山,被依山而造的梯田一层层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像一个大粽子,又像一座宝塔,还像一只田螺。正是秋天,梯田里的稻子刚好成熟,满山金黄,如熔化的黄金在山体上流动,堆叠,闪烁。看到这磅礴壮观的梯田,我突然感到来路上的担忧是多么的多余。同行的摄影爱好者们,对这样的景色,哪有放过的道理?一个个把自己的装备拿了出来,有的在定位、调试,有的在取景,有的在找走到对面大山的路,想到那里去拍个特写。从江的文友们说:“这个地方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因为加榜梯田宽得很,共有一万多亩,把整个加榜梯田当作一首歌的话,这里仅仅是这首歌的前奏而已,那边美景还多着呢。”摄协的朋友们听了这话,才恋恋不舍地收起装备,继续前行。

  真的,翻过对面那大山后,眼前的景象实实在在地震撼了我,那是一片更大的梯田,刚才那一坡的梯田和这里相比,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当地的苗族壮族群众,真的是把土地运用到了极致,在加车河两岸,从水流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茐茏的林边到石壁崖前,凡是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垂直高度少的有几米,多的上千米,横向延伸无边际,望不到头。远望,那是天与地之间一幅巨大的抽象画;从下往上看,一层层的梯田如同一级级登天的天梯。在梯田中间,还散落着独具苗族特色的吊脚楼,显现出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图景。这里的梯田不再是一致的黄色,而是黄绿相间的,黄的是已成熟的早稻,绿的是还未成熟的糯禾(糯稻)。很多的田埂上都立有一架像梯子一样的大木架子,顶上用茅草或木皮盖着,这个木架叫做“禾晾”,是用来晾晒糯禾的。收获糯禾不像其它稻谷一样用谷桶去打,而是整穗抽出来,捆成一把一把的,然后把它挂在“禾晾”上晾晒。在晾晒糯禾的时候,虽然那一把把的糯禾看着分量不是很重,但当人们真正把它挑到肩上并攀爬上“禾晾”去晾晒的时候,嘴里都会发出一声惊呼:“好重!”是的,粮食贵如金!沉重的不仅是稻谷的分量,更是乡民们的汗水与付出。

  加榜的美,在于磅礴壮观的梯田,磅礴壮观的梯田并非天工,而尽在人事。所以,我不能不惊叹于当地乡民的顽强和惊人的创造力。

  同行的人中有人问,这次采风你得到了什么?我的一位老师立即答道:“我想写写这里的先人的来历”我从中得到了感悟:加榜的美景不像其它地方一样是天然的,而是这里的乡民用双手创造出来的。最初来到这里的人,他们面对的是如此恶劣的环境,但他们生存下来了,并且不断地繁衍壮大,这些梯田就是他们为了能在这里生存繁衍而开造出来的。因这里环境的限制,稻田都是依山而开造,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山坡坡度的缓急及山坡的大小决定了梯田的大小和形状。这里的梯田面积大的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丘田”的碎田块,因此有“蓑衣盖过田”的说法。这里的梯田虽然小,但有的很长,最长的达到三百多米,像镰刀,像香蕉,像缠绕住大山的一根根腰带。在这些田里劳作,别说用现代机械工具,就是耕牛都用不上,因为大多数田块根本放不下一副犁耙,即使有的放得下犁耙,耕牛也不能在那么陡的地方上下,所以从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都用人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坚强意志,在认识自然和建设家园中所表现的智慧和力量,在这里被充分地体现出来了。这是一首壮美无比的英雄赞歌,是一首节奏感与韵律感极强烈的人定胜天交响曲,让人震撼,让人遐想。

  加榜之行,我被深深地折服了。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