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 趣
夏末秋初月明星稀的夜晚,窗外那条小河里,就会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仿佛像是小时候那般,天上的星河倒映进了水中,要是恰好有鱼儿经过,荡起阵阵涟漪,星河就碎了点点星光。让你忍不住,想要趟进那河水里,一探究竟。
秋风起,秋意凉。披上件外套,不急不慢地往河边走去。嗬,远处看到的河里的星光,是手电筒照出来的,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人儿,着了迷似的在河里捉鱼。大家互不相识,又像是熟识多年的故友,只要遇上了,总要攀谈几句,但终归不会脱离你捉了多少鱼这个主题。有自来熟的,还会凑着对方的腰篓或者水桶看看收获,有的背上的腰篓已经半篓鱼虾了,有的只有零星的几条在底上蹦跶,还有的一条也没有,但都乐呵呵的,没有失落或者不悦的情绪。看着他们的渔获,让你惊喜不已,竟然有拇指大小的龙虾,掌心大小的螃蟹,细细长长的泥鳅,也有巴掌长、两指宽的鱼儿。这真是一条神奇的小河,仅仅带着孩子,蹲在小河边,照着手电筒,静静地看小鱼儿、小虾米在河边的浅水里游来游去,心里就有几分欣喜。 看着看着,缓缓地伸出手去,放进水中,期待着小鱼儿游进你的手心,期待着小虾米跳到你的手里,当然,这样的好事基本不会发生。等得心眼急了,也会迅速伸出手去扑一条身上长着竖条纹的只有几粒米大的鱼儿,或者是一只墨蓝色或红色的小虾米,但它们就如同那林中的精灵一般,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就飞一般游走了,徒留你在原地叹息。回家反复琢磨那些在你眼皮子底下游走的鱼儿虾儿、螃蟹、泥鳅,总有那么一丝不甘。
隔天,也买上把能把黑黢黢的河水照得如同白昼的手电筒,再买上个漏斗似的网,就兴致勃勃地奔向河边。卖网给你的人说,捉鱼的人看到鱼,用网一扑,就捉到了。听着这话,心中想着的是,只要今天去扑上几次,明天家里就可以吃全鱼宴了。到了河边,打开电筒,河水就被照得如同白昼,河里看得很清楚,但无奈,鱼儿就是不游进你的网里来。河里的石头多数都被薄薄的、绿绿的青苔覆盖着,踩上去,就让你走路摇摇晃晃的,一不留意,就成了河里的“大鱼”,浑身湿透。扑、舀、撮,一套动作全用上,也没捉到一条鱼。明明看见有鱼儿停在石头旁不再游动了,屏住呼吸慢慢弯下腰,双手轻轻地伸进水里,逐渐形成一个小小的包围圈,尽量不激起一丁点儿水流,看着鱼儿已经在你手中了,双手迅速合拢,出水面了打开双手,唉,到手的鱼儿又跑了。亏你用上十八般武艺,捉到的鱼儿还是屈指可数。一波接一波捉鱼的人从你身旁过去了,想要看看你的渔获,你只能尴尬地笑笑,说我们是带孩子来看看的,一条鱼也没捉到。嘴上虽然这样说,但还是努力地去追逐每一条被看见的鱼儿。夜更深了,河水的余温散尽也更冷了,看看那几条可怜巴巴躺在腰篓底上的鱼,还想往上游走,但孩子说累了困了冷了的哭闹声,已经让你失去了耐心,回家。细细数数,大大小小的鱼儿有三十多条,螃蟹有两三只,泥鳅也有几条,其实,也不赖啊。
第二天晚上,吃过晚饭,天色刚刚开始灰暗下来,背上腰篓就往小河边走。这次,狠下心来,不带六七岁的儿子一起了。左手照着手电筒,右手拿着网,腰上系着腰篓,倒也有几分渔夫的样子。这里有鱼,那里也有鱼,真不错,只是细皮嫩肉的手抓鱼时撞上石头,还是有些伤手。螃蟹,螃蟹,横着走路的螃蟹!妻子小声提醒你,你赶紧伸手摁住螃蟹壳,小心翼翼握住六只蟹脚,还是被蟹钳夹住手指,钻心的痛楚让你皱了皱眉头。还有一条鱼儿,躲在石头缝里,伸手去抓,刚抓到尾巴,它一摆尾,手里一滑,它就这么在手底下溜走了。还有一条,游到了缓水区的浅池里,忽而往东游,忽而往西游,带着你转了好几个圈,才被你收进腰篓内。一边往上游走,你一边小声说朋友的捉鱼方式,见鱼在水里游着,将抄网伸过去一舀,提出水面,鱼儿就在网里活蹦乱跳了!也就两个小时的时间,好几斤鱼就到腰篓里了!不像我们,眼看着一条条鱼在跟前晃来晃去,半天都捉不到。看着你“放跑”一条又一条的鱼儿,妻子抢过你手中的手电筒和网,势在要捉上一堆鱼儿油炸后给你做下酒菜。她哪知道移动在水里的网很费劲,抓住一条条滑不溜秋的鱼也很考验手速,更不知道哪怕蹑手蹑脚地在水里走,也会让鱼儿到处乱窜。但凡看到一条鱼,她都猛地用网去舀,毫无疑问地毫无所获。后来,你只能让她在河边等你,她打开手机微弱的灯光照着河边,猛地尖叫起来,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时常匍匐在石头上的“爬岩鱼”,在她的围追堵截中跳进了她的凉鞋里,湿滑的鱼儿在她脚背上扭动着试图逃离,那种可怕的感觉让她连连失声尖叫,好在她尖叫着跳了几下,鱼儿又惊险地逃回了水里。这晚她一直在岸边,没有惊动到鱼儿,捉了一个晚上,估摸有五六十条吧,收网回家啦!
隔了几天,你又提上网往河边走。刚到河里,就遇到村里下河洗脚的老农,他笑着跟你打招呼,坐在河边慢悠悠地抽上支烟,告诉你这条河里的鱼不多,从县城流下来的那条河鱼才多,应该去那条河捉鱼。你笑笑,不语。那条河有鱼的地方,水太深,还是算了。捉鱼,除了手速要快,眼神也得好使才行。享受捉鱼的乐趣,也得警惕水蛇追咬的危险。水蛇的眼神应该比鱼儿的好使,速度也更快,原本看着还在远处,没等你在水中跑几步,它就快游到你身边了,好在每一次跑得比较快,都是有惊无险地避开了它的追踪。每天走两三公里的水路,遇上三五条大大小小的水蛇,都是寻常事。
捉过几次鱼后,你总算弄清楚了,在河水齐膝盖深的缓水区,鱼儿最多,游动的速度也慢一点,河水流动得快的地方,鱼跑得也很快,基本捉不到。到了夜晚,鱼儿都是要睡觉的,它们喜欢躲在河底的石头缝中,轻轻搬开没有和河底泥沙连在一起的石头,你就能找到一条条正在睡觉的鱼儿。要是你搬动石头的动作足够轻巧,它还会好好地呆在原地做梦呢!爬岩鱼就喜欢趴在河底的石头上,往它趴着的石头上扑,它会往前后左右的石头上游,还会往石头缝里面钻,往往你看着是捉到手里了,实际上手里什么也没有。与鱼的习性恰恰相反,螃蟹们就喜欢在河边的浅水区,有点泥沙、石块的地方最好。泥鳅也喜欢在有泥沙的缓水区,但你感觉泥鳅似乎会飞,也比任何一种鱼都滑,游动的速度也很快,似乎在你一眨眼间,就已经溜之大吉了。“白漂”鱼身上有竖条纹,也是这条河里最多的一种鱼,河边密密麻麻的小鱼仔,大部分都是这种鱼。这种鱼喜欢在离河底有一段距离的水中游动,最容易用网捞到。河里还有一种浑身都是黑的鱼,看起来就有几分可怕,也让你怀疑这到底能不能吃。
又是一个不加班的夜晚,甩掉孩子这一大“尾巴”,一个人带上捉鱼的装备就往河边走。深夜,雾气已经笼罩了万物,花木叶子上都被盖上了一层水汽,背着腰篓,走过空无一人一车的大桥,远远就看见楼上家里为你亮着的那盏灯。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星星月亮都在照路,一个人的河是安静的河,一个人捉鱼,是一种安静的快乐。这天晚上,你捉到了不少鱼,被河水打湿的衣裳,浸在河水里大半个晚上的手脚,都让你感觉不到冷,身后像是有一股风在推着你,让你觉得身轻如燕。
从这往后,每每有时间,你都背着腰篓往河边走。有时空手而归,有时满载而归,其实,鱼多鱼少都不重要,有鱼无鱼都是人生啊。或许,从一开始,你所向往的,就只是捉鱼时的那份怡然自得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