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老街——市井烟火中的温馨
在凯里市区的大阁山脚下,坐落着一片名为“凯老街”的区域。这里是凯里城区最早形成的街道,也是凯里市的起源之地。
凯老街由东门街、西门街两条主要街道及多条小巷构成,自古以来便是凯里的商贸和文化的核心地带。历经600余年的风雨,它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见证了凯里的城市演变,保留了老凯里人最质朴的生活痕迹。
凯老街文化底蕴丰富,孕育了诸多与之同样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如万寿宫和魁星阁,它们是老街文化的杰出代表。万寿宫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其结构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历史上曾作为安抚司、长宫司、宣慰司土司的办公场所,如今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还曾是中共凯里地下党成立“抗日救国后援会”的地点。沧桑岁月之中,它记录了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魁星阁则始建于明末,阁楼呈宝塔型,为五层六角塔型木质结构抬梁式古建筑,琉璃瓦顶,高22.86米。这两座建筑不仅成为了老街的标志性建筑,更为老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成为了凯里这片土地上名副其实的“文脉”。
凯老街的建筑格局独特,人文古迹熠熠生辉。红砖青瓦的楼房、陈旧斑驳的墙壁、密密麻麻的店铺,共同构成了老街独有的风貌。这些建筑和街巷,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成为了凯里人心中的文化地标。
回忆起四十多年前,我在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读书。当时在青年学生中,以穿“喇叭裤”为时尚。我也想追赶时髦,准备添置一条“喇叭裤”。但市面上卖的成品“喇叭裤”价格昂贵,对于囊中羞涩的学生而言,只能望而却步。后来听同学介绍说,在凯老街的东门街有一位本地裁缝,擅长制作喇叭裤且价格合理。于是,我便购买了布料,来到了那时还是木屋相连、街道狭窄、人群熙攘的东门街,找到了那位裁缝师傅,最终实现了我的愿望。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每次走过东门街,那段往事总能触动我内心最柔弱的部分。
凯老街是承载市井文化的街区,也是寄托人们浓浓乡愁的所在。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老街便开始苏醒。沿街的店铺陆续开张,小贩们推着装满新鲜果蔬、熟食小吃的手推车,或是挑着装满货品的篮子,穿梭在狭窄的巷道间。他们的吆喝声,与农贸市场传来的鸡鸣犬吠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这些声音,不仅仅是商品交易的信号,更是老街居民之间情感的传递,是这座城市独有的市井文化。
在凯老街,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的小吃,不仅味道独特,更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比如那家传承了数十年的酸汤鱼店,用当地特有的酸汤烹制,鱼肉鲜嫩,汤汁酸辣可口,让人回味无穷。还有那些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如烤臭豆腐、烤红薯、炸洋芋、糯米饭等,虽然简单,却总能勾起人们儿时的记忆,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午后,阳光斜洒在老街的每一个角落,为这里增添了几分宁静与闲适。老人们坐在自家门前,或抽着旱烟,或聊着家常,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安详。这份宁静与和谐,是都市生活中难得的奢侈品,也是老街独有的魅力所在。
傍晚时分,凯老街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刻。随着夜幕降临,街灯渐次亮起,老街变得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小贩们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食客们准备着美食。此时的老街,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食客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品尝着老街的美食,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悠闲与惬意。
在凯老街,你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美食,还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民间工艺。老街上的手工艺人,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苗族的刺绣、银饰,侗族的蜡染、木器、竹编等等,这些民间工艺不仅展现了苗侗人民的智慧与才华,也成为了老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凯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凯老街在凯里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逢周末,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亲们齐聚老街赶集,这里不仅汇集了各类商品,更成为了人们情感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场所。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看到人们悠然自得地选购心仪的商品,感受到那份特别的市井烟火气。这种生活方式与文化氛围,使得老街成为凯里人心中的一片净土,一个能够寄托情感、寻找归属感的地方。
在凯老街,邻里关系如同老街的历史一样,古朴而温馨。老街上的居民,无论是邻里之间,还是亲朋好友之间,都保持着一种亲密与互助的关系。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每当节日来临,老街上的居民便会聚在一起,共同庆祝。他们分享着美食,讲述着故事,笑声与歌声在老街上空回荡。这种温情与互助的人际关系,成为了老街最宝贵的财富。
岁月流逝,凯老街依然如故。它见证了凯里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也记录了老凯里人心中那份温暖的记忆。凯老街,是市井生活中的一个温馨片段,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段传奇。它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关于时间、记忆与温情的故事,让每一个走进它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特别的魅力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