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京村:“马灯”照亮侗家寨
12月14日,记者走进镇远县报京乡报京村。
漫步村里,村道宽敞整洁,“干栏式”侗族木构建筑错落有致,家家户户房屋上高挂着红色五角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村中的鼓楼广场旁,“1934年中央红军右路纵队经过报京”的巨幅墙绘格外醒目,画面生动再现了当年红军与侗族群众的鱼水深情……富含民族元素的红色文化标志,与多姿多彩的侗族风情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报京村距镇远县城39公里,青山环抱,景色优美,居住着777户2552人,侗族人口90%以上,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1934年12月,红一方面军右路纵队经剑河岑松北上进入报京侗寨。稍事休整后,红军队伍按计划向台江施洞方向前进,但因山路崎岖,行军困难。红军得知村民曹仁贵、曹永富父子熟悉地形,且思想开明,便恳请二人带路。曹家父子欣然应允,抄近路翻山越岭60里,顺利地将红军队伍送至清水江北岸的施秉县马号镇。
临别时,一位红军首长送给曹家父子一盏小马灯留作纪念,并意味深长地嘱咐他们:“要是想我们了看看马灯,就当我们在身边。要让革命火种在侗寨生生不息传下去。”
“‘红马灯’的故事在我们报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年63岁的老支书邰安清告诉记者。如今,在报京村刺绣工坊产品展示柜中,陈列着一件意义非凡的侗绣手提包,上面绣着一盏精致的“红马灯”。
90年来,“红马灯”的故事在报京口口相传,红色火种也永远播撒在侗乡人民心中。
“从小就听祖辈讲红军长征过报京的故事,我幼小的心里埋下了红色种子,一直向往长大后能参军报国。”邰安清对记者说,他18岁参军入伍,23岁退伍后,先后担任过两届报京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
如今,退伍老兵邰安清继续发挥余热,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参与村集体公司的糯小米酒加工管理工作。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报京成立了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努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报京村素来有种植糯小米的传统,采收后的糯小米,被农户加工成小米饭、小米酒、小米粥等美食。村民用传统工艺烤制的糯小米酒,色泽金黄、回味甘甜,是待客佳酿。
走进报京侗寨小米酒加工坊,酒香四溢,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正忙着进行原材料过筛、浸泡、蒸煮、发酵等酿制工序。
村集体公司重点打造“报京小米”和“报京小米酒”品牌,与村民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加大小米种植面积,提高产量,让金灿灿的糯小米,变成村民致富的“金小米”。
2023年,报京以村集体公司为纽带,利用侗乡“酒文化”,发展“小米酒”经济,辐射带动150多户农户种植糯小米500亩,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
“自村里建起小米酒加工坊,我就在这里务工,每天工资100元,还能照顾家人,我很满意这份工作。”村民龙金梅高兴地说。
近年来,报京侗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进一步优化民族特色村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业态,打造“侗韵报京·情定终身”爱情文化IP及“中国北侗第一寨”地理IP,推广“红色研学+文旅观光”沉浸式乡村旅游模式。
村“两委”注重非遗传承人培养,对报京民族文化传承培训体验中心进行改建,及时维修村手工刺绣坊及刺绣产品展示柜,建设新媒体直播平台;鼓励加工企业自主开发侗绣、蜡染等民族工艺品,培育网红带货主播,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为乡村旅游注入活力。
“以前刺绣主要是为了装饰和技艺传承,现在已成为全村妇女增收的主要产业。”在报京刺绣工坊,“马灯手提包”的创作者、侗绣工坊负责人邰木香,正和绣娘们飞针走线赶制订单绣品。
在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熏陶下,邰木香这些年创作了一幅幅有温度、有故事的绣品。同时,她还致力于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兴村富民的产业发展优势,带领乡亲们一起增收。目前,刺绣工坊有绣娘42人,人均年收入一万余元。
刺绣工坊、芦笙制作工坊、小米加工坊……如今的报京村,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为村民铺就了增收致富路,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做。
2007年,报京村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1年,成为州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州级红色美丽村庄。
“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70万元。多彩墙绘展现了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民族团结食堂治理了农村滥办酒席,环境整治美化了乡村环境,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谈及村里的发展变化,报京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邰通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一盏“红马灯”,照亮侗寨前行路。
在伟大长征精神的指引下,报京侗寨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