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洞村:红色热土焕新颜
12月10日,记者来到红色古村——榕江县朗洞镇朗洞村,追寻金戈铁马的红色岁月。
朗洞村位于榕江县北部,群山环抱,溪水潺潺,层层叠叠的梯田沿山势逐级而上。青山、绿水、梯田、古村交相辉映,俨然一幅山水田园美丽画卷。
这是一方红色的热土。走进村里,一股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扑面而来。红军长征过朗洞纪念碑、红军长征朗洞陈列馆、图文并茂的红色文化墙等,一一呈现在记者面前。
朗洞村有10个村民小组,689户2412人,居住群众以苗、侗、汉等民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
1934年12月下旬,红三、五军团和中央纵队,经黎平的八里、尚重到达高洋,先头团击溃国民党地方常备队和地方兵团后,左路纵队又兵分两路,一路红三军团福建师从高洋进入榕江境内,于12月23日到达朗洞安营整编,并于朗洞四面的村寨驻兵设卡。
中央红军在朗洞起到了防御黔军桂军的作用,保障主力部队向贵州腹地挺进。在朗洞的几天里,红军部队得到休整,战斗力得到恢复。红军队伍严格遵守纪律,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传播革命思想,宣传党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火种,受到当地各族群众的拥戴。群众纷纷为红军打草鞋、洗衣服,送木炭、蔬菜等,用实际行动支持红军。
漫步在朗洞村,红军当年走过的古驿道、东门街墙上留下的革命宣传标语、在朗洞警戒哨卡的遗址……仿佛让人回到了烽火硝烟的红色年代。
朗洞,这片孕育红色基因的热土,承载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红军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长征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
近年来,朗洞村“两委”在上级政策的支持下,对红军烈士墓、红军标语等进行保护和修缮,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年轻一代铭记革命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如今,红军长征朗洞陈列馆、朗洞烈士墓、红色宣传标语等红色文化景点,成为村民和游客缅怀先烈、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参观。
“现在村里变化日新月异,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出行更方便了。村里景色美空气好,闲暇之余到处逛一逛,感觉很充实。”村民杨明超说。
“近年来,我们通过整合资源,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产品,致力于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村。”朗洞村党支部书记姚远介绍说。
在红色文化旅游村建设中,朗洞村注重红色文化的挖掘、传承与民族文化相融合,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讲座、民族文化展演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并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让游客在体验红色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
今年11月以来,榕江县朗洞镇综合文化站站长王世海就开始筹备组织了200多名群众演员编排节目,准备在年底为乡亲们送上一台文化大餐。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过朗洞90周年,我们将举办红军长征过朗洞90周年纪念活动。”王世海说,近年来,每年12月23日至25日,朗洞镇就会组织群众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过朗洞系列主题活动,吸引周边县市20多支代表队、上万名群众参加。
“致力于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释放乡村旅游发展红利,让旅游成为乡村的‘共富密码’,是朗洞目前的发展方向。”姚远表示,在朗洞高速路口处,村“两委”正在建设朗洞民族风情苑,内设乡村民宿、露营基地、足球场等项目,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近年来,朗洞村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擅长刺绣的特点,采取“合作社+非遗+文创+订单”的模式,将少数民族服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手工产品通过设计创新、线上线下订单销售等,推向国内外市场,带动当地少数民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
在去年榕江“村超”足球赛场上,朗洞村民间非遗手工艺术团队展示的非遗草编艺术作品“龙凤呈祥”,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此基础上,朗洞村继续抢抓“村超”机遇,传承指尖技艺、创造产品价值,让刺绣、编织等工艺品走出大山、助农增收。
在推动“旅游+”多元融合发展的同时,朗洞村还积极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济公司+农户”“反租倒包”等模式,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茶叶为主导产业,油茶、罗汉果等多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目前,全村已种植油茶8.5亩、罗汉果90.3亩、白茶200亩、大象茶76.5亩。
“如今,朗洞村罗汉果种植基地带动周边村寨两百多户农户进行种植。去年产值约500万元,带动村民创收400万元左右。”朗洞镇罗汉果综合服务与收购网点负责人滕檐介绍说。
去年,朗洞村村集体经济收入56万多元,今年预计达62万余元。
红色文化代代传,红色热土焕新颜。
下一步,朗洞村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让村民生活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