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麻江:接过非遗传承接力棒 年轻一代在路上

2024-12-12 央广网 吕铀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了非遗传承和传播的队伍中,成为非遗技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力军。在贵州省麻江县的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里就有60多名“95后”“00后”绣娘和设计师,她们苦练技艺、创新设计,一款又一款创意产品不断涌现。

大胆的配色、新潮的款式……展台上一件件既具现代时尚感又不失非遗古朴韵味的潮玩潮品,均来自公司年轻设计师和绣娘之手。

公司年轻设计师正在设计(麻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公司的‘95后’和‘00后’大多是省内设计类高校毕业,她们掌握传统工艺又很有想法,所以设计的产品很受欢迎。”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峰介绍。

2001年出生的赵颗就读于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系统学习的同时,因在黔东南生活对苗绣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了了解,在校期间曾在贵州省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苗绣技艺比赛中获得个人一等奖。在这位“00后”女生腼腆的性格下,是一颗对苗绣热爱的心,去年毕业后她决定从事与苗绣相关的工作,现在主要在公司做刺绣设计。

“我是一个比较腼腆的人,在刺绣的过程中我感觉整个人非常的放松与平静,也希望通过我们年轻血液的注入把苗绣传承和发展下去。”对赵颗而言,刺绣让她收获很多。

生产部正在生产(麻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02年出生的陈朵朵去年就在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凭借对苗绣的了解和热爱,今年七月完成学业的她选择留在公司就业,将兴趣与事业相结合,与她的同伴巧妙地将非遗技艺在新与旧、原生与创新中寻求平衡与迭代,创新设计了一款又一款时下消费者更青睐的创意产品。

“苗绣也可以是时尚的。因为明年是蛇年,像我们这款产品,运用了苗绣呈现了蛇的形态,还结合了京剧元素,除了美观还体现了蛇的神秘感,比较符合我们年轻人审美。而像我们家这款小鹿,是结合法国刺绣与我们的苗绣两种绣法,小鹿的形象也比较符合国际化审美,主要销往阿联酋、西班牙、美国等国家。”陈朵朵在公司主要负责产品造型设计,她希望通过产品展示民族的文化自信、自豪以及更好地对外宣传。

公司设计的各类潮玩潮品(麻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当前,像赵颗和陈朵朵一样的“95后”“00后”年轻绣娘和设计师已成为非遗技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力军,她们既热爱民族文化,又充满激情和创造力,所以对苗族的刺绣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力求将传统苗绣的工艺优势与审美亮点融入新品研发设计中。她们苦学技艺的同时接过非遗传承的接力棒,带领老手艺人更新针法、绣样,推动传统技艺坐上了新锐设计的“快车”。

刘海峰说:“通过我们年轻团队的努力,我们研发出布艺玩偶、家居饰品、服装鞋帽等6大类共2000余款产品。不仅销往江浙沪云贵川等省区,同时销往美国、阿联酋、西班牙等海外市场。”

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一边坚守核心环节比如手工刺绣原汁原味,一边重视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产品设计的推陈出新,推动产品不断更新迭代。

“通过团队努力,我们具备以苗绣、法绣、日绣、泰绣等为代表的各种刺绣手工艺,以蜡染、扎染、型染、豆染等为代表的各种植物染色工艺,同时还具备扭扭棒、毛毡、钩针、缠花等为代表的其他纺织类手工艺。同时今年采购了大批成像设备和印花设备,力争一站式满足客户的布艺类复杂打样及量产需求。”刘海峰介绍。

今年以来,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多次到省外和国外参展,产品在深圳国际礼品展、广交会、广州设计周、泰国家居展等二十多个各大展会上火爆“出圈”,成为海内外客商“宠儿”。

“今年的历次展会上客人都特别喜欢我们的非遗文创产品,所以今年计划再招聘20至30名设计师,设计更多产品。生产能力建设方面,准备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再建3所集中式生产中心,20到30个乡村工坊。”刘海峰说。

通过多次参展也为这支年轻团队积累更多宝贵经验。

“00后”工作人员在做裁剪(麻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创新趣味无穷,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练好基本功。非遗加上实用主义,老技艺与年轻想法融合,让它‘可摸可感’,更好地走进大家生活之中。”赵颗说要发挥年轻人的力量,用一针一线绣出文化传承。

“这些年新国潮、新中式很火,苗绣作为传统文化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我们会继续研发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做好手工艺的传承和守护,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老手艺‘活’起来、‘火’起来。”接过非遗传承接力棒,陈朵朵也有了更长远的目标。(熊俊 夏恒)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