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亨石:把世界唯一的金属绣变成时尚单品

2024-09-12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吕铀

  “缝制一张绣片,要用到成千上万根锡条。”在北京蓝色港湾举行的久久公益·“益”起做好事“约会天才妈妈”活动上,贵州剑河锡绣梦想工坊的带头人王亨石正在介绍苗族锡绣的技法。她手边的绣片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

  谈起锡绣,王亨石如数家珍。她介绍,苗族锡绣主要用于当地苗族服饰的前后裙片及后背上部装饰,拥有十多种纹样。锡绣的材料为金属锡,制作过程中,先在青色棉布上绣出传统图案,再把金属锡条绣缀上去。“从纺线、织布、染色、刺绣到最终完成一件苗族锡绣服饰,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锡绣是世界上唯一的金属刺绣,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制作工艺复杂精巧,目前仅存在于剑河县境内。2006年,剑河苗族锡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年44岁的王亨石,自幼便与锡绣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七岁时便跟随家人学习锡绣技艺。经过30多年的坚守,从拿起针线学技艺到如今技艺精湛,她不仅掌握了锡绣的精髓,还成为苗族锡绣的非遗传承人。

  为了保护和传承好苗族锡绣这项技艺,2013年,王亨石成立了剑河县苗族锡绣文化传承工作坊,她将锡绣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进行技术改良,使其成为时尚单品。2021年,她又加入“天才妈妈”梦想工坊,截至目前,工坊带动了300多名绣娘就业,大家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里绣花就能挣到钱。

  “现在愿意学锡绣的年轻人确实少了很多,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项技艺失传。”为了让锡绣文化得以传承,王亨石积极参加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帮助锡绣走出大山,以多种形式让锡绣走进大众视野。

  近年来,锡绣频频亮相国际舞台,不少时装设计师也向剑河的绣娘们下订单。“绣娘们根据尺寸要求制作绣片,完成后交付给设计师制作成作品,参展并走向国际时装周。”王亨石说,她们的锡绣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今年四月,她的锡锈作品还到法国进行了展出。这次公益活动她将锡绣带到了首都北京,看到几百年的锡绣工艺在北京的繁华商圈展示,她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