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霞散记
我从小就在锦屏县的偶里乡长大,那里的山水滋养着我,也在我心中播下了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寨霞作为偶里乡内四村之一,更是我童年时光的乐园,记载着我无数的儿时回忆。
寨霞,这个如诗如画的名字,每当念起,我似乎能够看到那万道霞光,映照在古朴的苗寨之上。它坐落在偶里大坝的上部,东邻赛村和格溪村,南接皆久村,西连寨先村,北与寨欧相连。这是一个被群山环抱,水流环绕的人间仙境,也是我内心深处的精神寄托。
小时候,我常常听老人们讲述寨霞的故事。他们说,这里曾是十二个苗族寨子的繁华之地,寨霞、寨柳、寨伴、寨麻四寨共同书写了这里的辉煌历史。尽管时光已将过往的繁华冲淡,寨霞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我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每当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升起,整个寨子都弥漫着一种温馨而祥和的氛围。那时的寨霞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在寨霞中,相传在南宋嘉定三年,湖南宝庆的尹才鑫游历至此,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便在这里筑舍垦田,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随后,李、龙、吴、杨、高等姓氏的家族也陆续迁入此地,共同开垦这片肥沃的土地。
我从小就在偶里读书,小学、中学就坐落在寨霞村的边上,那里的山水早已融入了我的血脉。每当我回忆起那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愫。
一直来,寨霞这个名字在我心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时刻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在群山环抱之中,它仿佛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件艺术品。群山,青翠欲滴,层峦叠嶂;溪流潺潺,水清见底。而寨霞村,就静静地依偎在这片山水之间,宛如一位羞涩的少女,静谧而恬静。
我常与伙伴们一起穿梭在这片土地上,探寻着时间的秘密。踏着青石板路,欢声笑语在空气中交织,寨霞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无边的世界。寨霞的村头巷尾隐藏着无数故事,那些古老的建筑仿佛静静述说着岁月的变迁。让我最难忘的是那座名为“文昌阁”的建筑,老人们常跟我提起,它依山傍水,宛如一位沧桑的长者,每当我站在文昌阁的遗址上,那高耸入云的琉璃宝顶又映入心海,心中便涌动着一股敬畏和向往。它是偶里的骄傲,承载着无数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
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每一木、每一石都仿佛蕴含着时光的印记。古老建筑物不仅是我们的见证者,更是故事的载体。当我触摸着这些古老的街坊碑檐,仿佛能够感受到它们深深扎根在寨霞土地上的力量和生命力。
除了文昌阁,寨霞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风景名胜。土地坳如同一幅画卷,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字始依古杉翠绿欲滴,宛如一位守护者守望着这片土地;伯妈岩散发着神秘的魅力;八字门楼气势磅礴,彰显寨霞的庄严与荣耀;合秀桥古朴典雅,连接着寨霞的过去与现在。每一处景点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醉神迷,难以忘怀。
然而,在我怀念的更多是陪伴我成长的人和事。寨霞的民风淳朴,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彼此亲如一家。我记忆犹新的是农忙时节,大人们互相帮助着耕种和收割,而我们小孩子则在田埂上尽情嬉戏。欢声笑语如同一首悠扬的歌声,传遍整个村落。那是属于我们无忧无虑的时光,我们天真烂漫,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在偶里的日子里,我最期待的是每年的鱼苗销售季节。偶里素以鱼米之乡著称,稻田养鱼是我们的传统的农耕方式。每当鱼苗销售季节来临,寨霞的村民们都充满喜悦和自豪地挑着装满鲤鱼鱼苗的木盆,走遍村落,甚至外乡外县,叫卖着自家培育的鱼苗。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希望的笑容,仿佛这些鱼苗不仅仅代表着一份收入,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岁月如梭,犹如一道奔流不息的江河,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我已离开偶里多年。然而,无论我身在何方,内心深处始终充满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我知道,故乡的每一处都承载着我童年的足迹、我的梦想、亲人的笑脸和朋友的陪伴。那些珍贵的记忆永远闪耀着熠熠的光芒,在我的心中永不褪去。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念那个充满童真和欢乐的地方。我想象着那里的山仍然青翠,水依然清澈,房屋依然古朴,人们依然热情……
去年的尝新节,我再次回到寨霞的土地,曾经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带着岁月的沉香和童年的欢笑。我漫步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感受着脚下青石的质感,仿佛能够聆听到它们述说着千年的故事。这些石板路,曾见证着村民们的辛勤劳作,也是我童年时欢乐游戏的舞台。
寨霞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烟云弥漫的画卷,勾勒出英雄们挥舞兵刃的壮美场景。在明朝永乐年间,当周围村寨的人民奋起反抗暴政时,寨霞的儿女们也英勇地加入了这场惊天的反抗。虽然寨霞的力量微弱,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和自由。这些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高悬在寨霞的夜空之上,永远闪耀着光芒。
不仅有英雄们的豪情壮志在寨霞绽放,也有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和无私奉献。龙天映先生,不仅拥有精湛的医术,更以仁慈之心缓解乡亲们的痛苦。他不仅医术高明,还是一位大慈善家。当特大旱灾席卷而来时,他毅然决然地打开家门的粮仓,把粮食以平价出售给饥民们,挽救了无数生灵。这样的善举如同清泉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也让寨霞的名声远扬千里之外。
而龙汝骧先生,一位武举出身的士子,用他的文韬武略和卓越的远见为地方教育和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中举后却选择了居乡不仕的道路,投身于教育和公益事业之中。龙汝骧先生潜心研究教育,他秉持着“教育乡邦,兴邦先兴教”的信念,鼓励青年学习文化知识,同时倡导练习武术,培养国家的未来栋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除了教育事业,龙汝骧先生还心怀乡亲,他主动捐资修青石板路等基础设施,方便了农民们的耕种和樵夫生活。他眼中看着家乡的发展和繁荣,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只为了乡亲们享受更好的生活。
正是这样的胸怀和担当,让人们对寨霞的文化底蕴和乡贤风范更加敬佩不已。寨霞摇曳着历史的长裙,每一片石头都沉淀着乡亲们的智慧和汗水。在寨霞这片土地上,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归属感,这里是我的精神家园,是那片永不褪色的童年回忆。
当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烟云也渐渐消散在偶里的辽阔山川之间。然而那些曾经发生的故事,却如同一颗颗永不褪色的珍珠,镶嵌在寨霞的记忆深处,熠熠生辉。
回望1934年12月16日,对于中国工农红军来说,那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当红军长征途经寨霞村时,他们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无私支援。勇敢的青年龙道才等几位村民,甚至为红军开拓出了艰险的山路,并因此而荣幸地获得了红军赠送的大洋作为奖励。这样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厚,以及人民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和拥护。
如今,离开偶里多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追寻更美好的未来。然而,无论我走到哪里,心中总是悄然涌起一份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偶里啊,你如同一颗明珠,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温暖了我的心灵。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岁月如何变迁,你永远都会留存在我记忆深处,那片最温暖、最柔软的地方。你是我情感的归宿,是我永远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