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下司

2024-08-06 黔东南新闻网 周群一 吕铀

  我在麻江县下司工作了75个月。六年多的时间里,我时常想,在云贵高原大山的褶皱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小镇?她是从天上飘来的海市,还是海底龙宫的复制。否则,那她为什么这么美呢?但!都不是,她是厚积了锦绣黔东南的母亲河清水江的精华后,汲取天地之灵气凝结而来的。

  清水江,源于麻江、贵定、都匀三县市交界的,海拔1862米的老蛇冲自然保护区山顶。一泓清水从山顶蜿蜒而下,时而气势磅礴,飞流直下;时而宛若游龙,藏于深山幽谷;时而面若桃花,秋波荡漾,绝美绝佳;至下司时,变得优雅大方,温婉细腻,就像一位披着飘逸长发的美丽少女,人见人爱。因此,在下司,她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青丝河。

  正是这段宽阔平缓的水面,在陆路交通极为不便的时候,赋予了下司黔中对外贸易桥头堡的重要地位。据当地一些有文化的老人说,下司码头在鼎盛时期,一艘艘木船,一条条舢板铺满河面,彻夜灯火、人声鼎沸,广东、福建、两湖的布匹、铁器、棉纱、肥皂等工业品从这里上岸,到贵阳、成都等城市。西南的桐油、药材、木材等农产品从这里出发,进沅水、入洞庭,达广东等地。在长达500年的商贾风云中,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别名“禹王宫”的两湖会馆、又名“天后宫”的福建会馆、还有“独占鳌头”美意的“锅耳式”建筑的广东会馆。进入古镇,那挑夫磨平的青石,一排排斑驳的货柜,无不证明当年的繁华。曾经那清脆的马蹄声、挑夫浑厚的号子、店家的吆喝犹在耳边。这些,同样成就了古镇今天的热闹。

  在南来北往的交流交心交融,在百年历史的通商通婚通文中,成就了下司多方多元多维的文化内涵。以“知行合一、天人合一”集心学大成为一体的儒家学派代表阳明书院;挂在背后坡半崖上,至今香火旺盛的佛家文化代表观音阁;遗址还在的道家文化代表三元宫。儒道释三家在这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小镇上交相辉映,天人互泰。共同演绎了下司人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几百年来以“真善美”为魂的生动画面。

  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营造了哲理般的和谐。柳丝袅袅的倒影与苗岭挺拔的青松;马头墙上的灯与渔船的火;伟岸的银杏树与矮矮的土地庙,高耸入云的侗家鼓楼与小巧玲珑的文字塔等等都完美的共生在这个小镇里,别有一番耐人寻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下司古镇,人们口中的大街,其实仅有4米左右宽,而小街,则有8米来宽,形成大街小,小街大的独特景象。如果您知道为什么?一定是您前世与下司500次的回眸,才换来了今天唯一的答案。

  如果说多样文化的汇聚是下司的魂,那么,美食则让这座古镇灵动了。这里的美食首推苗家酸汤,这里家家户户都做有酸汤,是必不可少的家常菜。酸汤完全由本地产的糯米饭、玉米等经过自然发酵而来,配上西红柿则汤色柔红透明,配上糟辣则酸辣可口,什么都不配则奶白醇厚。酸汤几乎是万能的底料,有酸汤米豆腐、酸汤牛肉、酸汤排骨等等,到下司喝上一碗酸汤,那叫一个荡气回肠。还有用桐树叶为底,糯米粉包着酥麻面做成的月亮粑,软糯香甜,吃上一口,唇齿留香。下司人是爱好生活的,近年来,借助麻江蓝莓的盛产,他们还开发了桃妹蓝莓冰粉、蓝莓面条、蓝莓冰淇淋等系列产品,品上一碗蓝莓冰粉,人人都会神清气爽。

  下司的白天是激情的,可以乘一艘快艇,在江面上体验速度与激情,抑或在太阳岛、月亮岛畅游清江,享受自然的馈赠,缓解疲惫心灵。夜晚的下司则要留给诗和远方,在江边择一处卵石坐下,看清风吹拂古柳,听碧水轻拍沙滩,一轮明月悄悄地挂上吊脚楼上,我想,即使不面朝大海,也一样春暖花开。这就是我心心恋恋的下司。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