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奇迹都有可能—— 浅析龙艳小小说
当龙艳把她六十万的文字发给我时,我还是被惊到了。我知道龙艳一直在写,写散文,写小小说,甚至还编书,却没想到她写出了这么大量的文字。先不论作品质量(还没细读),且看这洋洋洒洒六十万字,心中顿生尊重和感佩。
我和龙艳认识太多年了,回想起来,仿佛是上辈子就认识,二十多年来,若即若离,又难以相忘江湖;我们之间,始终有一根柔韧的细丝牵扯着我们,那就是对文学的喜爱。无论时间如何更迭,无论多久没有联系,每次活动相聚,仍是那么亲切;每次难得相约的饭局,还是那么自然、随性。
龙艳让我点评她的作品,说实话,我几乎没写过评论(主要是不会写),在我看来,评论家是比作家更厉害的存在,一定是要读过足够广足够多的作品、且对文本有过深度思考才能写评论,或者说才能说到关键点,能让阅者读后有所启迪。我当然不属此列,只能就龙艳本人和龙艳的部分作品,谈一点我粗浅的认知。
我和龙艳是老乡,都来自施秉,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我们之间的亲近,有一丝老乡的成分。她是纯正的苗族,我是纯正的汉族(我的父母均来自北方),在黔东南,汉族反而成了少数民族,颇受“歧视”。对龙艳印象最深的是多年前,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正烈,凯里这个小城有一家名为“静心园”的茶楼,就在北京东路的尽头,紧挨永丰。龙艳那时多么可人,一袭苗族斜纫单衣,颜色清淡,发乌黑,焕发青春特有的光。任何时候,她都是笑盈盈的、暖洋洋的。龙艳笑起来的时候,丹凤眼微眯,嘴角轻凹,眉梢上扬,额上落满月光。事实上,如今的龙艳依然如此,虽然时间在她脸上有点赖巴叽叽的,但那双眼睛从来清澈。也正是这双眼睛,让龙艳写出那么多朴素、自然、真挚的文字,我打心眼儿里敬佩她、欣赏她。
人生像个舞台剧,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再也没有分开,对某一事物的热爱亦是如此。多年了,我认为龙艳从未离开“文学”这个城池,她悄悄爱着,默默耕耘,轻敲细琢。或许她没有多么惹人的成就(这六十万还不是成就么),但她一直在这座花园城堡怡然闲逛、采撷、酿造,一副大自在模样,却让有心人窥见其中的真情和炽热。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只小虫子,以及每一个市井传说、街巷逸闻、人间警示、生命感悟,都可以经由她精心采撷,徐入她的案头,都可以让她以细微的关照、人文的情怀呈现出来。所谓大道至简,我想说,龙艳的作品(小小说),粗看上去简短、简单,不像很多作品那样文绉和厚重,但每一篇,透露出来的尽是人生哲思和生命的真善美。这一点,和龙艳本人是契合的。龙艳,这位黔东南的苗家女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和善、温润、包容、简单,当那些看似简单、自然的物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形而上的思考表达出来,它就完美契合了文学这个艺术形式、带给我们的慰藉和引领。在我理解,这些文字,就是龙艳精神的庇护所,是她存在于世间以虚无对抗虚无的一种铿锵力量。
龙艳的文字和故事是干净的、纯粹的,需要用心读、用心体会。
它们绝非看上去那么单薄。
在我看来,《最美的花》讲的是一个天使的故事。小时候的花容喜欢大自然,花花草草,蝶飞蜂舞。一个男孩儿拉着她说要带她去看最美的花。结果不但没看到,花容还差点被男孩儿欺负。事后,家长找到那个男孩儿,看着他弱弱的眼神,花容原谅了他。事隔二十年后,花容意外收到一束花,正是小时候那个男孩儿寄来的,向花容表示感谢,因为她的善意,男孩如今成长为一名军官。
故事很简单,却道尽人及人间的至真至善和至美。女孩儿花容热爱大自然,她的心也和大自然一样朴实、自然。男孩儿女孩儿都是懵懂无知的孩子,男孩儿当初的那一举动,大约是出于好奇,要不然也不会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了。所以,当父母让花容指正男孩儿时,花容予以否认。可以想象,男孩儿一旦被打上“邪恶”的烙印,等待他的将是什么,甚至有可能就此毁掉一生。花容的原谅,这人间善意开启了少年正向的人生。小说的标题是《最美的花》,世间最美的花就是花容那颗天使般的心。
《谁为我的早餐买单》,读来诙谐、幽默、讽刺,还有感动。说的是张县长每每吃早餐都有人买单,他也吃滑了嘴,以为理所应当。变化是故事的核心。某天张县长退位,再吃早餐就没人买单了。张县长很不开心,认为人心太势利。老婆安慰他,自己买单就自己买单,“别要人小瞧了我们”。张县长深以为然,又去“碗碗香”吃早餐,意外发现又有人给他买单了,“张县长的心情又好了起来”,天天去吃“免费”的早餐。有天,张县长发现,给他买单的原来是他老婆。小说到此戛然而止,却让人回味悠长,几个转折,令人唏嘘。记得有位老师说过,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包括小小说),要有“三个意”,即意趣、意味、意义,成其一种便算不错。龙艳这篇《谁为我的早餐买单》,我就觉得特别有意味,还很有意思。既讽刺为官者占便宜成常态的现状,又赞美了县长夫人煞费苦心对老公的爱护。世间势利,夫妻情深。甚好。甚好。
《好好书记》也很有意趣,三百多字,只有对话,无其他叙述,把“好好书记”懒政、庸政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也是龙艳小说的一个风格,就是用风趣的语言和笔调针砭时弊、挖苦批判,比如《土酒》《吃亏》《走亲家》,包括《谁为我的早餐买单》亦属此列。
在龙艳众多的小小说中,有很多篇章都在传达一种朴素的哲理,那就是好人好报、恶人恶果,看似简单,简单到很多人已经忘记,甚至不屑。事实上有很多的人生道理,直到阅尽人生的成熟年纪,才发现无不是至理名言,无不饱含大智慧。《小鸟作媒》,因为一只鸟,男生和女生缔结姻缘,谁说不是大自然的美好馈赠呢;《最美的花》,二十年后,花容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也是作者对花容这个天使女孩儿的命运安排,代表了龙艳对美好因果的肯定。《吃亏》、《走亲家》篇幅很短,既有平常生活的人生智慧,亦是“你来我往非礼也”的巧妙表达,细思充满诙谐的巧意。
我之前写得更多的是诗歌,是一种本能的热爱,也从未深入地对其技术学习过。近年来我写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我发现写作其实是很讲究技巧的,小说的结构、故事、人物的刻画、情节的设置、细节如何更深入人心,甚至包括笔调、风格、节奏,其实无不需要仔细琢磨和学习,才能得其意,多次练习,才会有所收获。但所谓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直至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起初我们是需要追求技艺,当到了一定程度,技艺其实已经不重要。比如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是太多就有雕琢和矫饰的痕迹,就失去了可信性。龙艳的写作,雕饰的痕迹很小,是否也是一种大道至简的方式呢,甚至它能够俘获得更多的读者。艺术从来都在探索和超越,每一种方式都不容小觑。在我看来,龙艳的小小说,既有技术的痕迹,也有自然的属性,读之令读者启迪,朴素的文学性跃然眼前。
洋洋洒洒二十万字的小小说集(还有四十万字的散文),老实说我没有读完,只是选择性读了一部分,加上历年来读过的龙艳作品的印象,写了这篇所谓的“评论”。我和龙艳相识相知二十余载,交往的时间不多不少,知道的相信只是她的冰山一角,还有她的文字,她的思想,她对文学的情怀,以及我对她的理解,也深信只是水面之上的八分之一(海明威冰山理论)。因而,冰山之下的能量我们难以预测,它是雄伟壮观的基础,这就让所有的奇迹有了存在的可能。正如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存在先于本质,对于龙艳来说,六十万字已然存在,这就是她的精彩和意义,其本质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