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里,时光雕琢的美

2024-07-04 黔东南新闻网 龙珍锋 吕铀

  置身于锦屏偶里,我仿佛被一壶甘醇的美酒环绕,这里的山水、人情,都如诗如画,让我如痴如醉。

  在寨麻的腹地,我听闻了一个英雄传说,那是关于李太宗,不,是李天保的传说。小时候,我曾误以为这里的李太宗就是那位威震四方的唐太宗李世民,但当我深入了解后,才知道这是位反抗压迫、揭竿而起的苗族英雄。

  我顺着小溪,漫步在文昌阁的旧址。新楼中传来书声琅琅,那是孩子们的读书声,清脆而悠扬。我站在合秀桥上,看着年代久远的桥身,在秋风的吹拂下,仿佛能听到它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桥下流水潺潺,别样的声音像是在低语,向我讲述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

  走进寨霞,新式房屋的别致让我眼前一亮。屋舍新颖,庭院深深,每一处都显得那么精致而富有风情。我穿梭在巷道间,高处的枫树群让我感到震撼。那一片片的红叶,如同烈火般燃烧,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热血与激情。

  沿着青石板路继续前行,我看到了境内最大的闵楠树,它参天耸立,枝干挺拔笔直,像一位不屈的战士,守护着这片土地。我穿行在稻田中的青石长街上,放眼望去,寨霞田坝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夕阳西下,我来到了新的风雨桥上。这里的岁月安然,让人心旷神怡。我回想起李天保的英雄事迹,他的反抗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虽然历史已经远去,但那种精神却永远流传。

  在文昌阁前驻足,我思绪万千。这座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的古老建筑,经历了多少风雨,又承载了多少代人的期望和梦想。阁内的壁画装饰,仿佛诉说着古人们的求学之路,那些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更是彰显了古人对学问的尊重和崇敬。

  凝视着文昌阁遗址前的碑刻,那些字迹已经模糊,但依旧能感受到古人们对教育的执着和热情。我想起了那段历史,文昌阁几经风波,在修建与重修间不断地重复,每一次的重建都是乡绅仕贤们对教育事业的慷慨解囊和齐心协力的见证。

  我环顾四周,红枫衬托着常青藤蔓,春夏时节,树叶婆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那时,文昌阁后置身于枫香林中,站在楼上,放眼望去,尽是藕洞的田园风光。鼎盛时期,游人们络绎不绝,他们或许也像我一样,被这里的美景和历史所吸引。

  继续在文昌阁的遗址上徘徊,我想象着当年学子们在这里勤奋苦读的场景。

  我走出文昌阁遗址,漫步在偶里的大坝上。这里的每一块青石板路,每一座古老的建筑,都仿佛在诉说着偶里的历史和文化。我想起了明永乐四年吴朝隆从天柱远口前来藕洞设馆办学的故事,那是偶里发展教育的先声。从那时起,偶里就兴文化、重教育,无论贫富,都崇尚耕读并举。

  如今,偶里的教育事业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看着校园里新颖的教学楼和宽阔的运动场,听着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和欢笑声,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些孩子们是偶里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将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为偶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出校门,我拾级而上,深入寨霞的腹地。眼前突然一亮,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映入眼帘,那便是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的合秀桥,又名荷秀桥。此桥坐落于“上塘”与“中塘”之间,仿佛一位岁月沧桑的守望者,静默地注视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

  我站在桥上,远眺寨霞的田坝,一片绿意盎然,下望则是“中塘”“下塘”的旖旎风光,如诗如画。合秀,这个名字,既蕴含着聚合藕洞境内的秀丽景色的意思,又因原先藕洞大坝上那“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而得名荷秀,与“藕”字相映成趣。

  桥的四角翘檐,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什么,顶上的宝塔直指苍穹,亭内的长廊静静地等待着行人的休憩。曾经,这座桥因年久失修而显得破败,但在2005年,得益于省民委的资金支持和偶里乡贤的慷慨解囊,它又恢复了往日的秀美。

  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我沉浸在偶里尚武的传统中。这里的青壮年,在农忙时勤劳耕作,闲暇时则习武强身。房前屋后,都是他们挥洒汗水的练武场。

  我想起了那位武举龙汝骧,他的故事在这里传为佳话。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苗族农家,却凭借着天资和努力,在四十四岁那年考中武举,名震一方。他力大无穷,能轻易举起石凳,凌空旋转,落地时面色如常,令人敬服。

  中举后的他并未追求仕途,而是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于教育和建设事业。他鼓励青年人学习文化、练习武术,还亲自参与修路,方便乡民往来。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这位“武魁”不仅武艺高强,更有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心。

  我来到龙汝骧的旧居,屋后一株参天的楠木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株楠木枝叶繁茂,青翠欲滴,与他魁梧的身材、端正的品貌相得益彰。我站在这里,感受着这位武魁留下的精神力量,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慨。

  行走在偶里的土地上,每一步都似乎能踩到历史的印记。这里,每一片田地、每一座山坳,都承载着深厚的故事。

  我来到寨霞畜牧场,这个曾经热闹非凡,如今却已变为层层梯田和散落的人家。遥想当年,这里可是畜牧业的繁荣之地。1966年,党中央的“关于发展养猪业的一封信”激发了村民们的热情,于是这片土地便承载了无数的期待与希望,养猪业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那时,寨霞畜牧场名声在外,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交流养殖经验,共同推动畜牧业的繁荣。如今,虽然畜牧场已不复存在,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依然在我心中激荡。

  我又来到土地坳,这里曾是信仰的聚集地。数座土地庙曾屹立于此,十里八乡的村民在时至节日都会来此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其中最大的一座土地庙,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我仿佛能看到,那时烟雾缭绕,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长征时期,工农红军也曾踏足这片土地,留下了红色的印迹。他们宣扬革命,与村民交流,使得这片土地更加厚重与神圣。

  我继续前行,来到偶里寨霞村新寨门口的一片田坝。这里曾是“占县”的旧址。民国初年,这里曾有望成为新的县城。那时,偶里的人们满怀希望,期待着能在这里建设一个新的家园。他们取出油茶山内的肥土,希望能赢得这场选址的竞争。然而,命运却与他们开了个玩笑,锦屏新县城最终定在了三江。但偶里人并未因此气馁,他们依然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留下了“占县”“布县”的美称。

  我站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些历史故事不仅见证了偶里的变迁,更体现了人们的坚韧与奋斗精神。无论是畜牧场的繁荣,还是土地庙的信仰,抑或是“占县”的遗憾,都是偶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故事将永远流传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后代不断前行。

  站在田埂上,目光被一根屹立的青石方柱吸引。那石柱,据说是旧时武举人用来拴马的。我抚摸着石柱上的凿痕,那是工匠们取石凿制拴马桩留下的痕迹,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武举人的英姿。他或许曾在此地驰骋马场,练习武艺,而后牵马回桩,解绳又牵出,日复一日地操练。

  我想象着那时石柱周围的坪地上,马儿悠闲地吃草,而武举人在一旁擦拭汗水,准备下一次的驰骋。然而岁月流转,如今的石柱孤零零地立在田间,那些意气风发的日子已成为回忆。

  我漫步在藕洞的古道上,思索着这片土地的古今故事。尹氏族人,作为这里最早的原住民,他们最能讲述这片土地的历史。我想象着南宋嘉定年间的尹才鑫,他游历至此,被这片荷花池吸引,便决定在此安家落户。他的选择,开启了藕洞千户苗寨的传奇序幕。

  我踏上寨霞风雨桥,这座风雨桥是苗侗族地区的传统建筑,它横跨在田坝上,静卧在溪水边。我站在桥上,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春风拂面时,我沐浴在清风中;夏日炎炎时,我闻着稻香;秋高气爽时,我赏月圆之夜;寒冬腊月时,我听着溪水潺潺。

  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民的坚韧。无论是青石方柱的孤独守望还是风雨桥的岁月留痕都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过去与未来,我沉浸在这些历史故事中。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