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城市“农夫”
在多年居住的城里,我执意去做一个城市“农夫”,春来播种,秋来收获,一天天饶有趣味地过着“乡下”生态宜居生活。仿佛回头看看,我毕生钟情的事儿,又总跑在前面不远处等我。
固然工作忙,我总有工夫打理农事,去当好一个精于稼穑的城市“农夫”。猜得出来,除了闲暇时光,一大半是从奔忙中挤出来的一片片树叶晃动的光阴,像省吃俭用节约而来的食粮,妥帖地填补了食物的空白。在一个个走掉和迫近的微明与黄昏,我一脚踏在城市,一脚踩在乡土。说白了,一把时光过后,我还没从乡下走出来。
有友人慕名而来,参观我打造的微型天然农场啦。惊叹之余,每个青青葱葱的角落朋友都拍了照,还说要公布到微信朋友圈。一年四季,我管理的这个城中家庭农场,我称作巴掌农场,友人和近邻称作天然乐园,俨然我成了一个快乐的城市“农夫”。
我的巴掌农场,虽小微,却多趣。虽为庭院模式,却也能在楼房簇拥的城郭,足不出户去亲近大自然。可贵的,方寸之间我体验到了做农民的乐趣与辛劳,自然对土地和农民的感怀也增多了。
一到时令,一些绿色蔬菜和作物,相约来到我的庭院追赶时节了。春天我扒开土撒下种子,浇水,施肥,捉虫,先看到它们开花,夏热的时候,小米粒一样的种子,童话般长成一架架,一片片,一串串了。长的是豆角,像小女孩梳的小辫子。红的是番茄,像朝霞剪裁的一团团红。紫的是长茄,尖的是辣椒,细叶状的是青韭。秋爽时,卧在小院秋色中喷吐黄艳的是大南瓜。还有落花生、青毛豆、黄柿子,一颗颗,一粒粒,一把把,分明了城中小院的季节和眼眸。
在城里种菜,种好农作物,做个城市好“农夫”,在拥挤空间里贴近大自然,本是我的盘算和初心。在慢慢摸索中,实践给了我又一个启示,在有限的环境保护自然和鸟类,同是生活的延伸和做不尽的事。转念之间,院墙外的大树上,飞起一个“飞鸟食堂”。我在高高的枝丫上,扶梯而上,给鸟类用木板搭建了一处吃食的地方。上有五谷、小蠕虫、碎菜叶,这些鸟类贪吃的口粮和饮水,食物中还放有促进消化的碎石子。灰喜鹊飞来了,花喜鹊飞来了,红嘴蓝鹊飞来了,鲜见的柳莺也蹦蹦跳跳地出现了。鸟儿饱食后,在我家小院一阵嬉戏,又一阵飞鸣,我家的欢闹多起来,这些年都市的鸟儿少了,似乎一眨眼也多起来。
早起的小花鸡,来到菜畦边啄食了,抬起前爪挠几下,接着点头下去。我还养了一只会爬树的小花猫,时不时窜上窜下,一会儿又静若观花。安详的白鸽“咕咕”地叫着,飞出去又飞回来。我这个“农夫”,似乎把乡下曾经的家,搬到了城里来。更似乎在一个巴掌大的地方,一手牵系着城市,一手牵系着乡村和自然,在生态观念下,宜居地过着守护生态的健健康康的生活。
生活在城市,我却是个“农夫”。在巴掌大散发泥土气息的方寸之地,不懂的农事我跟着农民大哥学,忙不过来的事儿,托付家人和近邻。我的巴掌农场,遂成了不图虚名的微乐园,在人与自然的路上,抬起脚步不停歇地一直朝前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