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油茶
人文绣山水,时光煮油茶。
在黔东南,吃油茶是人们重要的待客之道,它往往会同打粑粑一起,共同形成招待客人最热情、最隆重的组合形式。
自从决定今年要在凯里过春节,我似乎就忙碌了起来。
先是开着车分别到榕江和台江去看“村超”与“村BA”,然后又从凯里火车站乘坐到镇远的村火车,着实体验了一把在火车上赶大集买年货这特别游动的村市村俗。无论走到哪里,都让我亲身感觉到即将跨入农历春节的黔东南,处处洋溢着的活力四射和人间烟火气。
就在我对这次在凯里过春节的决定感到无比欣慰的同时,一场有历史、有文化,更有故事的邀请,再次使我钟情于这里,并陶醉其中。
这天,凯里的天气迎来了久违的阳光,冬日的太阳顽强冲破层层阴云的束缚,把温暖撒向大地,仿佛一下要给还在寒冬腊月里的人们带来无限生机,给生命以活力。
阳光初现,天气乍暖。
按着朋友发的位置,我驱车来到位于凯里春晖西大道中段城郊的朋友家。
一进门,便被充满民族风情的庭院格局和喂养着锦鲤龙鱼的偌大观赏鱼池深深吸引;庭院的正前方,一颗巨大的杨梅树耸立眼前,旁边开垦一隅种着瓜果蔬菜与果树的自留圃园,里面铺着呈S型步道,宛如栈道一般;若不是现在的季节不对,待春暖花开或金秋时节,漫步其中,定会感到赏心悦目和金玉满堂。
参观欣赏了别具一格的庭院风景后,朋友热情邀我到他家正屋客厅就座。
这是一栋在黔东南几乎随处可见完全用木质结构搭建起来的二层房屋,屋顶呈倒“V”形状;进门是一个比较大的堂屋,堂屋的左边是寝室,右边则是主人家的客厅,用来洽谈商事和接待亲朋好友。
在客厅落座,一番友好的问候寒暄后,主人直接邀请道:“走,吃油茶去。”
我立即应声而动,走出庭院,又走过一条水泥步道,来到一处房屋宽敞的大厅,顿时一股独特的油香伴随着糯米芬芳的味道扑鼻而来。
大厅里,早已有十多人等候在那里;两个八十公分正方形电热炉并排摆放着,形成了一方宽约一米、长近两米的长形条桌,桌上一大锅已经煮好的油茶,上面泛着晶亮的油花正冒着浓浓的香气;油茶锅的四周摆放了准备好的葱花、盐糖、炒米、油辣椒、炸好的芋头、黄豆、花生米、红薯、糯米锅巴,还有薏仁米粥、红酸汤以及一大锅酸汤炖猪脚,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跃跃欲试。
黔东南油茶,不是饮,而是吃,吃是关键,吃才是真谛。那些已经备好的葱花、盐糖、炒米、炸黄豆、油辣椒等都是吃油茶时必备的佐料与食材。
吃油茶时,客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油茶的味道,然后再悉心品尝食用;虽然人多嘴杂,众口难调,各吃各的味道,但无论是怎样的口味不一,油茶那份独特的沁人心脾的甘香与回味,都会让人津津乐道,爱不释口。
据了解,黔东南油茶的历史要溯源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千百年来,其酸甜苦辣、先苦后甜、油香甘醇的美味,仍深受人们喜爱与青睐。
如今,油茶在凯里乃至整个黔东南地区的人们的日常饮食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不仅是侗家人喜爱的日常休闲美食,也频繁出现在了大众的日常聚会、酒宴等饭局上,是当地人接待宾朋、馈赠好友的上佳礼物。
现在而今眼目下,越是春节临进,这种油茶待客的礼仪与习惯,就会越发的显得隆重和热情。
这期间,但凡客人来到,主人家大多会邀你品尝油茶。因为油茶已经成为这里人们的“第二主食”,并逐渐成为大众的“美食名片”;甚至连许多长期居住在这里的汉族同胞,也养成了做油茶、喝油茶的习惯;一天之中,不分早晚,想喝就做,想做就喝。正是由于这种长期的文化熏陶,慢慢也随着侗民族的习俗,将请客人吃油茶当成了一种重要礼俗。
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在黔东南除酸汤外,又一种极具侗族特色,并且是人人喜爱、可圈可点的饮食文化。
在朋友家,吃油茶时他认真地教我,在碗里舀上少量糯米饭,酌少许炒米花、油果、酥黄豆、花生米、猪肝等放入碗中,再把煮好的油茶汤斟入,最后撒上切碎的香葱,刹那间香喷喷的一碗油茶,就展现在我面前。
这时的油茶汤,清香中略带苦涩,糯米饭酣纯可口,猪肝臊子香鲜味美;端起碗来送到嘴边,慢慢品尝,只觉油香扑鼻,各种配料与茶香酥喉可口,让我回味无穷,如醉如痴,赞不绝口。
不仅如此,朋友还告诉我,油茶还具有香、酥、甜等特点,具有驱寒、活血、降压、开胃、提神醒脑,帮助消化的功效。
听大家说,朋友所介绍的这些,黔东南人几乎都知道。可见,油茶在黔东南不仅享有盛名,而且名副其实,不愧为一款既能解渴,又能解馋,还能充饥当饭的独特绝佳的风味美食。
“侗家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媲美。”古人早就对黔东南油茶有过最好的赞美与诠释。
“金龙献瑞升平岁,玉兔谢春锦绣年。”伴随着浓浓的民族情、民俗风和民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农历龙年春节的钟声即将敲响。
万象更新时,事事随春好。
此时此刻,我在美丽黔东南的凯里过年,听着春天的序曲,吃着春节的油茶。
我仿佛感觉到,吃着吃着,春天就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