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畲寨的美丽蝶变
麻江县金竹街道六堡村是一个畲族聚居的山村,也是目前畲族文化保存最好的村寨之一。畲族是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原称东家、东苗,自称“嘎梦”或“阿孟”。全省人口4万余人,主要居住在黔南和黔东南两个自治州的都匀、福泉、麻江、凯里等4县(市)毗邻的村寨,其中麻江畲族人口最多,占全县总人口的17%,主要聚居在麻江县内六堡、隆昌、仙坝、中坝、岩莺和凯里的偿班、长江、角冲、干坝、六个鸡等村寨。畲族有语言无文字,现在大约还有1.2万人会操本民族语言。
六堡,也称陆堡,因古明朝时拟在此设第六屯堡,后因故未设,但仍将其名袭用下来,至今大约600多年。六堡村位于麻江县东北部,村委会所在地距县城和街道驻地16公里,距下司风景名胜区12公里,距通往麻江和下司的320国道5.5公里。全村辖20个自然村寨,共556户,总人口2757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其中畲族约占81%,仫佬、苗、汉等其他民族约占19%。
六堡村畲族文化底蕴丰厚。这里的畲族妇女会编织、刺绣、蜡染,她们的制品工艺独特,图案夸张,大胆用色,深受人们的喜爱。2008年,六堡村畲族粑槽舞、畲族凤凰装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六堡村畲族开路经、畲族武术被列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在六堡村能跳粑槽舞的男女老少有300多人,传习畲族武术的有200多人,传承凤凰装的有60多人,传承畲族开路经的也有近30人。2014年,六堡村被国家民委、文化部、财政部列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村落。
六堡村自然风光秀丽。六堡村平均海拔940米,地理总面积1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484.2亩。地势北高南低,峡谷纵深,境内鹅山冲、凉冲、两岔河等峡谷,谷深林密,瀑布飞出,蔚为壮观。六堡村境内坡塘河、长冲河峡谷至马坡自然风光秀丽,村境内有老虎坡、贵人山、虫蚁坡很有盛名。另外,最新发现六堡村境内与花桥村交界处有形成于5.5亿年前的“下蛋崖”奇观。六堡村森林覆盖率87%,村境内山林资源丰富,盛产木材,松、杉树形直、木质好,有珍稀植物20多种,珍稀动物十余种。村内枫香、银杏等古树掩映,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曾经为改变“重男轻女”思想,提高女童入学率,1989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六堡创建了全省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女子学校——六堡畲族女子学校,2012年撤并。学校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和成就了一批教师,有30多个女孩考上大学,改变了六堡村的落后面貌。
过去,人们常说“偿班六堡路不通”,指的就是六堡交通不便,含有贬义,现在六堡村的道路有所改观。1997年修通了进村公路,2008年“通村公路工程”实施,2009年六堡村开通了客运线路。2014年上级投资资金硬化路面,一条4.5米宽的平坦水泥路像一条彩带,挂在六堡村的深山峡谷之间,飘进六堡的村寨。与此同时,六堡村群众利用上级支持的“一事一议”工程、“通组公路”工程、“户户通”工程,大力实施通路建设。到2015年,就连六堡村最边远的上班山、下班山、岩头寨都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通串户水泥路。昔日“偿班六堡路不通”已成历史,过去六堡村群众进县城最少要4小时,现在从六堡村开车进城不到40分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六堡村在党的惠民政策惠顾下,群众下大力气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六堡畲村通路了,环境美了,呈现出百姓富、生态美的景象。
在乡村振兴中,六堡结合实际,大力发展各项产业,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开展种植、养殖示范,带动全村辣椒、蔬菜、板栗、蜂糖李等产业。六堡村结合海拔比较高,适宜栽种糯小米,村民种植小米历史悠久,有小米种植经验的实际,村民种植的糯小米吸取自然精华,品质极佳。今年种植小米800余亩,形成一定规模。六堡村小米亩产达到300公斤以上,村民喜获丰收。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六堡村乡村振兴目标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