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贵水领袖情·回访记|肇兴侗寨:“布谷催春”旅游兴

2025-04-1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布谷鸟的鸣叫在晨雾中回荡,沉睡的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在晨光中苏醒。4月7日,68岁的侗寨村民陆妹香早早在家门口支起小摊,竹编圆簸箕里满满当当摆的都是她一针一线绣制的绣品。不忙的时候,她就坐在小板凳上安安静静地绣花,恬静淡然的模样也成了游人相机里岁月静好的“风景”。

  “在这里摆摊也不收钱,游客很喜欢这些小绣片,我们靠双手把日子越过越好。”陆妹香老人笑呵呵地说。

  不远处的信团鼓楼里,已聚集着习歌的侗家人,身着盛装的侗族青年男女围坐在火塘边的长凳上,你弹我唱,边刺绣边对歌。悠扬婉转的歌声从鼓楼飘出,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聆听。

  二十多天前,3月17日,就是在这个鼓楼,习近平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亲切交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向总书记讲述近年来的村寨变化和幸福生活。

  旅游兴。依托侗族民族文化,全寨村民吃上了“旅游饭”,400多家酒店、民宿、饭店,60多家传统手工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村民2000余人就业创业。

  产业红。油茶和茶叶绿了山坡,富了百姓,2024年,肇兴村集体经济收入24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16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从你们的讲述、你们的神情可以看出,村寨这些年欣欣向荣。现在旅游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乡村旅游如火如荼,民族地区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文旅融合中更加彰显它的光彩。祝你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总书记问了我有关侗族大歌传承的问题,我们心情特别激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黎平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肇兴村《布谷催春》表演队队长陆艳玉说,想号召更多村民参与侗族文化传承,让侗族大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更多人聆听到这天籁之音。

  “春天到,春意浓,千树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3月17日下午,肇兴侗寨寨门口,侗族群众为习近平总书记献上了一首侗族大歌的经典之作《布谷催春》。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听取侗族大歌的艺术起源、曲调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介绍。

  “好多游客来,都点名要听《布谷催春》。”歌养心、饭养身,从小在歌声中长大的陆艳玉特别欣喜侗族大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记事,传唱了2500多年的侗族大歌歌唱历史故事、自然之美,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从3月31日起,肇兴侗寨义团鼓楼下,熊熊燃烧的篝火旁,《布谷催春》表演队每晚准时开演,歌声、欢笑声连成一片,在侗寨的夜色里荡漾。

  一首《布谷催春》唱出了侗寨好春光,也翻开了侗寨春的序章。

  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过的肇兴侗寨侗乡特色产业基地里,黎平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勇妹忙着带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沉浸式体验蜡染非遗技艺。

  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信团鼓楼下面对面交流过的侗族姑娘嬴勇秀,在3月底刚接待完来自北京的一个深度体验团。

  “从4月1日起,肇兴侗寨民俗表演在寨门迎宾、鼓楼习歌的基础上增加了爬窗探妹、行歌坐月、民族舞蹈体验,给游客更好的文化体验。”黎平县肇兴运营公司总经理祝明珠介绍说,除了丰富旅游业态,旅游服务也在提升,从3月24日起,肇兴侗寨景区推出了观光车免费乘坐、行李免费托运等服务举措,提升游客满意度。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以肇兴侗寨为核心的肇兴景区共接待游客10442人次,同比增长35.47%,在肇兴景区留宿人数为4841人次,同比增长8.03%。

  “很有民族特色,我们一家人很喜欢。”从北京自驾到肇兴侗寨的游客王姝一家在侗寨游玩了3天,最满意的是侗寨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蜡染和侗族大歌。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