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生态渔业绘就 "清水鱼跃" 新画卷
在清水江畔,一场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养殖实践正在展开。天柱县以白市电站库区水域为载体,通过 "人放天养" 生态养殖模式,坚持保护与开发同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产业,走出一条 "以渔净水、以水养鱼、以鱼富民"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月25日,在远口镇码头上,一辆辆冷链渔业运输车整齐排列,渔业公司工作人员对鱼苗进行抽样检测、消毒后,将鱼苗从车上卸下,缓缓投放到清水江中。瞬间,江面泛起层层涟漪,数以万计的鲢鳙鱼苗游向库区深处。“清水江山清水秀,水质很适合鲢鳙生长。我们入驻天柱得到了天柱县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从2021年到2024年,我们已投放了80多万斤鳙鱼鱼苗,今年我们加大投放力度,计划投放120万斤鱼苗。”天柱县百市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凤伦介绍道。
天柱县在利用电站库区大水面资源发展生态渔业中,秉承“人放天养”的发展理念,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不投饵、自然生长的养殖模式,科学确定放养品种、放养数量、放养比例及回捕重量等措施,确保水质生态、渔业经济双赢。
“天柱县百市渔业责任有限公司是2021年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家大型渔业生产企业。我们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公司进行监督和指导。在保护好当地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让公司得到发展,同时惠及沿江的群众百姓。”天柱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李志武说。
天柱县百市渔业责任有限公司通过租赁方式养殖鲢鳙,每年支付承包费350万余元,该资金将作为沿江群众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扶持和水域生态治理等用途。同时,该公司还解决了当地十余人的就业问题,让“移民”变“渔民”,坌处镇清浪村的王祥穆就是其中之一。“我在该公司上班一年多了,每个月的工资是五千元。主要负责放鱼、巡河。我们觉得在这上班很好,很方便,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里面就有这份工作,效益是很好的。”
天柱县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监管、利益共享的生态养殖模式,正在描绘 "一江水清、两岸民富" 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