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施秉马溪乡:优结构强产业

2025-02-24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村里将部分林下土地租给引进的公司种植天麻,给村民、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收入,为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施秉县马溪乡塘头村党支部书记张俊说,不少村民在基地里学到了天麻种植的技术,回家自己种植,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塘头村曾经的林下空地,如今种上了天麻,荒地成了村民增收的“聚宝盆”。

  马溪乡立足辖区林业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按照适宜、适度、适种、适养的原则,逐步形成以林下天麻为主,林旅康养、林下采集其他产业为辅的林下经济发展产业体系。

  为做大做强天麻产业,马溪乡先后整合了王家坪村两河口、塘头村余良河与老寨场等林地资源,引进施秉县康庄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方式,扩大种植规模。

  “以前种植天麻都是采用传统方式,限制多,产量还低。现在掌握了袋装式天麻培育、无土式天麻培育和堆积式培育等先进的天麻种植技术,减少了病虫害,便于控水控肥,实现了天麻标准化种植。”施秉县康庄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麻加工厂负责人杨彬说。

  近年来,马溪乡坚持培育壮大乡村优势产业,分类制定执行乡、村两级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围绕农业技术、产业经营、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痛点”,学习先进经验强化运营管理,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特色品牌,让特色农业发展稳中向好。

  不断发展壮大马溪村菜籽油;王家坪村古树茶、林下天麻、乡村民宿、生态百花蜜;九龙村施秉跑步鸡、饮用山泉水、特色水产养殖;塘头村马溪牛肉、深山民宿;茶园村烤烟生产、林下养蜂等产业。

  其中,王家坪、九龙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因地制宜规划了3个2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着力培育成全乡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形成了马溪、王家坪“蜂、油、稻、鱼”金色产业长廊和塘头烤烟、中药材坝区产业发展模式。

  马溪乡通过科技带动农业发展,形成了以水稻、玉米、薯类三大粮食作物为重点,林下中药为辅助的农业种植结构。

  结合重点粮油项目,科学选择示范作物,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创办了1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带动2000余农户增收。

  目前,已完成所有项目验收报账,针对人均纯收入低的农户,按照“一户一策”提出针对性帮扶措施,通过实施产业奖补到户项目,解决了400余户(含监测户)农业产业发展难的问题,增加了群众收入。

  围绕和美乡村建设,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脏、乱、差、污、堵、破”等问题,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打造了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让村容村貌不断提升。

  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始终坚持以“和美”标准和“振兴”姿态,坚持内外兼修、建管并重的原则,突出乡土味,展现生态美,积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村庄规划、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并行、治标与治本协同推进,不断擦亮马溪建设的靓丽底色。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