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黑木耳喜迎丰收季

2025-02-21 黔东南新闻网 余天英 通讯员 莫满霞 莫昌怡 侯丽

  连日来,丹寨县各地的黑木耳种植基地迎来了丰收季节,村民们忙碌于采摘、晾晒黑木耳,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些肥厚的黑木耳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丹寨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丹寨县龙泉镇高要村的20亩黑木耳基地里,菌棒整齐排列,木耳挂满枝头,宛如一朵朵黑色的花朵在田间绽放。村民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木耳,装框、称重、晾晒,整个基地充满了欢声笑语。

  “老板来租我们的地,我们就天天来摘木耳,一天可以摘两三百斤,手快就多摘点,手慢就少摘点。来租地我们就有租金收入,来干活还有工资拿,这里离家近,非常方便。”高要村村民汪阿咪一边采摘木耳,一边开心地说。

  黑木耳的长势喜人,离不开精心的田间管理。种植技术员刘丽平穿梭在菌棒之间,仔细查看木耳的生长状态,并耐心指导村民们按照3公分的标准采摘木耳。她介绍道:“我们的木耳采摘大小一般是在3公分左右,采摘下来后就拉到棚里晾晒。晾晒时要摊薄一点,这样晒起来的木耳颜色、形状各方面都会比较好看。”

  “干后的木耳品质上乘,每斤售价可达30块钱,除了在本地市场销售,我们还销往吉林、辽宁、浙江等多个省外市场。”据刘丽平介绍,从今年1月到4月,他们基地的黑木耳的采摘期可以持续8批次。黑木耳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丹寨县积极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今年,全县共种植黑木耳16万棒,预计总产量达30万斤,产值可达70万元。这一产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就业,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现在黑木耳长势良好,鲜木耳预计全年产量能达到30万斤以上,干木耳能达到2万斤以上。”高要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桂华表示,下一步,将扩大种植面积,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大力发展采摘体验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随着黑木耳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丹寨县将继续探索“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新路径,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