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勇担当 奋进谱新章!黔东南奏响争当"桥头堡"的最强音

2025-02-21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产业项目加速聚集、文旅市场持续提振、民生实事落地落实……雨水过后,行走在黔东南的城乡之间,所到之处、目之所及、身之所感,均在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热潮。

  2024年,黔东南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全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全州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成色更亮,奏响了争当"桥头堡"的最强音。

  攻坚克难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立春过后,生机勃发。位于贵州黎平经济开发区内的贵州鑫华驰高分子材料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各生产环节正开足马力、增产扩能,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今年第一季度计划是3200万元左右产值。"公司副总经理余冲冲告诉记者,作为粤黔协作的主要项目之一,该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黎平,2024年9月开始投产,其所生产的PE保护膜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家电等领域,当年第四季度就完成产值4500万元。

  这是黔东南谋创新、扩开放,推动产业集聚的发展力证。

  2024年,黔东南州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成州科创文创园、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黔东南分中心等,全州新设立经营主体4.81万户,新增规上企业50户,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9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1家。

  企业逐新,产业向新。全州 "园改" "企改"不断突破,"新质生产力"持续新喜不断。

  新赛道,彰显新优势。对标大湾区建设营商环境"先行区"试点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9项;锦屏、岑巩、炉碧、三穗4个经开区纳入全省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外贸提升区,全州完成货物、服务贸易进出口分别增长10.99%、50.32%;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拔节起势、加速发展。

  旧路径,老树发新叶。台江经开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炉碧经开区纳入国家级经开区培育对象,再生资源循环材料产业成长为首个百亿级产业……全州主导产业质效稳步提升,更为兴旺。

  一个个务实的举措,一个个项目的推进,见证了黔东南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曲"。2024年,全州生产总值1432.38亿元,同比增长5.6%。

  提升活力 文旅融合出圈出彩

  如梦如幻的苗乡侗寨、热血澎湃的"村超""村BA"、多姿多彩的苗年侗年……2024年,黔东南各地活动精彩不断,一个个景区、一场场盛会、一次次活动蓄势赋能,聚力为全州文旅产业加速发展添砖加瓦。

  这是黔东南强统筹,兴业态,谱写文旅融合的精彩作答。

  2024年,黔东南州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立足"锦绣黔东南"定位,创新实践"非遗+研学"等旅游融合,着力打造"黔东南好好玩"品牌,重点宣传"133"新玩法,全州 "四季文旅"热潮不断。

  围绕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推动雷山、榕江旅游联动,支持三穗、镇远、岑巩、剑河、天柱、锦屏六县营销联动;实施国有景区"一票通",谋划240小时过境免签等系列配套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借助"村超""村BA""村歌""村T"等热度,推出"凯里南站-村BA"等15条旅游线路,开通"肇兴-加榜梯田""旧州古镇-凯里香炉山-西江苗寨"等"景景串飞"低空旅游体验项目,不断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欢乐,文旅焕彩。2024年,从传统节日到特色赛事,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纷打卡,"种草"黔东南,全州共接待游客8704.6万人次,同比增长10.4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76.64亿元,同比增长11.51%。

  增进福祉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2024年10月25日,剑黎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让剑河县与黎平县之间车程缩短至1小时左右,比原有路线节省一半以上的通行时间。

  作为贵州省新增加密高速网络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黔东南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快捷大通道,剑黎高速建成通车,对构建黔东南州黄金旅游通道、加快沿线资源综合开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黔东南州惠民生、增福祉,递交实在清单的温暖"答卷"。

  民之所需,力之所至。过去一年,黔东南州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用实干落细一张张"民生清单",以务实兑现一条条"幸福账单",全州民生类重点支出增长7.76%。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全州城镇新增就业5.88万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2%,脱贫劳动力就业实现现有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全州新增学位1.39万个,控辍保学常态化动态清零;高考特控和本科上线率分别提高6.36、8.91个百分点;岑巩县被列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医疗卫生量质齐升。州公共卫生应急中心(传染病院)建成投用,州中医医院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县域医疗次中心增至23个,州县乡三级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

  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6%、1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增长9.79%,全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民生实事普惠共享。完成农村消防"水改"村寨265个、木质房屋连片村寨"电改"35237户;全州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77%,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

  城乡如蒂莲,花开各芬芳,如今,黔东南处处向美而行,城区高楼林立、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鸟语花香;乡村风光秀美、村貌整洁、路网畅通、产业崛起,不仅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更让发展有温度、幸福有质感。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接下来,黔东南州将聚改革之力、兴实干之风,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篇章。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