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增福祉 书写百姓“幸福长卷”——黔东南州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纪实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去的一年,黔东南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民生福祉普惠共享。让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于贴心处落地。
多渠道促进百姓就业增收
就业是民生之本,2月5日上午,黔东南州2025年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有组织输出免费专列开行仪式在从江县举行,来自从江、榕江、黎平等县的610名务工人员搭乘专列奔赴广东返岗就业。这是黔东南州促进群众增收的一件实事。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百姓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
2024年,黔东南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85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5.88万人。省外务工规模达93.73万人,组织化程度提高到73.77%。大力推广以工代赈,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全州脱贫劳动力就业61.3万人,实现现有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千方百计提升教育质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州在现有已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基础上,实施中小学及幼儿园项目建设学校469所、新增学位1.39万个,大班额年度化解任务全面完成。凯里市将民办幼儿园转化为公办幼儿园,解决凯里市“入园难”“入园贵”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升工程。
奋力推进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升工程,2024年实现中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再迈新台阶;奋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结合黔东南州现代产业体系及产业需求,培养人才,促进学生就业和升学。
落实2024年度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12.02亿元、受助学生201.19万人次。全州高考特控和本科上线率分别提高6.36、8.91个百分点。岑巩县被列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勇夺金牌。
医疗卫生量质齐升
2月17日,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楼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这是黔东南州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目前,黔东南州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州公共卫生应急中心(传染病院)建成投用,州中医医院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县域医疗次中心增至23个,实现县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黄平、天柱、榕江、丹寨成功创建省级健康县。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6%、1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增长9.79%,全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完成8个标准化养老机构和州儿童福利院提质改造,在凯里、三穗、榕江等县(市)开展农村健康养老数字化试点。
此外,黔东南州文体事业活力绽放。歌曲《上春山》唱响央视春晚,《我们的赛场》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本土作家姚瑶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黔东南籍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残奥会赛场上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屡创佳绩,本地活力四射的“村”系列赛事持续出新出彩,极大鼓舞了全州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干事创业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