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舟溪芦笙节带火芦笙制作 传承人龙鸿飞忙赶工

2025-02-17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随着凯里舟溪芦笙节的知名度逐年提升,这一盛大的民族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节日的临近使得芦笙需求量激增,黔东南州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龙鸿飞正紧锣密鼓地赶制着芦笙,以满足市场需求。

  据了解,龙鸿飞自15岁起便开始跟随家族长辈学习芦笙制作技艺,至今已有20多年的经验。他的家族是芦笙制作的世家,到他这一代已是第六代传承。龙鸿飞表示,他对芦笙有着深厚的感情,不仅因为其是苗族文化的象征,更因为它承载了他儿时的记忆和家族的荣耀。

  面对今年的芦笙订单已经排到六月份的情况,龙鸿飞并没有感到压力,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将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下去的决心。他的芦笙制作结合了机械制作和手工制作的优势,既保证了生产效率,又保留了传统技艺的精髓。

  在芦笙制作的旺季,龙鸿飞不仅自己忙碌,还带动了村里十多个人一起从事这个行业。他们制作的芦笙不仅销往贵州各地,还远销至广西、云南、重庆、湖南等省(区、市)。随着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芦笙的销售量逐年增加,为龙鸿飞和他的团队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除了制作芦笙,龙鸿飞还是凯里学院的客座教授,经常受邀去学校教授学生学习芦笙制作技艺。他在传统芦笙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良,制作出了多管芦笙,为芦笙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龙鸿飞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21年,他获得了贵州省非遗技能大赛一等奖,为芦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成功不仅为自己的家乡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希望,也为苗族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龙鸿飞家中,记者遇到了正在找他修理芦笙的大学生夏杰。夏杰因为热爱芦笙,已经将芦笙作为了自己的第二个专业。修好芦笙后,他将带着这份对苗族文化的热爱返回学校继续学业。

  凯里舟溪芦笙节不仅是一个展示苗族文化的平台,更是一个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契机。龙鸿飞和他的团队正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着力量。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