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春节芦笙会 文化搭台激活乡村“一池春水”
春节芦笙会,是热闹,是年俗,是年味。
2月7日,老君寨·双江2025年春节芦笙会在凯里市大风洞镇老君寨村开幕。老君寨双江片区一直以民族文化搭台,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添更多精彩和喜气,更好凝聚人心,捐资助学,发展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芦笙鸣,鼓声响。
当天,来自老君寨双江片区及周边村寨,共27支代表队1000余人,身着少数民族服饰从老君寨小学出发,沿着过境公路、河堤浩浩荡荡进行游演,欢聚于老君寨芦笙堂。
虽春寒料峭,但仍阻挡不住群众看会的热情与脚步。
一阵掌声,老君寨芦笙代表队上台吹起了芦笙跳起了芦笙舞,大家沉醉其中。随后,各代表队依次登台表演。
欢呼雀跃,此起彼伏。
记者看到,本土草根明星王合飞演唱了《苗乡侗寨》《高山流水敬酒歌》,观众连连上台献花,献围巾。王合飞缓缓走到观众中互动,一唱一和,粉丝们争先恐后拍照合影,此时此刻,整个芦笙堂都沸腾了。
一名亻革家小伙说:“我非常喜欢听王合飞唱歌,民族特色很浓,很接地气。”
刚演唱完自创歌曲《花开等你来》的老君寨村姑妈杨曼丽告诉记者,这些明星都是受邀请,自己加油开车来的,非常感动。去年,老君寨双江片区“金秋助学”10周年庆典,他们也到助阵。据了解,王合飞仅2024年义演共100余场次。
明星唱罢,身着仫佬族服饰的老君寨村村民吴大妈与伙伴们,伴着激烈的音乐点子,笑盈盈地登上舞台,第一次圆梦走“村T”秀。
“真的当‘模特’啦!我们穿着自己绣的衣服……”吴大妈捧腹大笑。
“春节芦笙会,一年比一年精彩,一年比一年丰富。”伫立于台前的老君寨村远嫁广西钦州的蔡青云,牵手女儿十分艳羡地说,以前,大家在河沙坝跳芦笙、斗牛、打篮球、走象棋等比赛。现在,搬到村里的操场上,今年还增设了“村T”秀,本土草根明星免费献歌。
据《村史》记载,老君寨芦笙堂已有100余年历史。现在由老君寨、双江芦笙会主办,村民自发自愿集资,从正月初十至十二日,活动项目包括跳芦笙、唱古歌、斗牛、打篮球等比赛,并予以评比颁奖,吸引了当地及周边村寨上万名群众。
多年来,老君寨双江片区借助春节芦笙会契机,以民族文化搭台,通过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更好地凝聚人心,承上启下,劲往一处使,毫不含糊地持续开展全民集资助学,发展农业产业经济。
资料显示,老君寨双江片区开展“金秋助学”迄今已满10周年,共爱心捐款85万余元,目前受助学子1000多人次,考取中山、复旦、南开等名牌大学本科173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5人。
此片区包括原老君寨、双江、江山和孙家寨四个村,聚居苗族、仫佬族、汉族、亻革家、西家,共1020户4000余人。
这里的民风民俗淳朴,民族团结,风景秀丽,由于地处偏远,没产业,没矿产,过去交通闭塞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滞后。
2023年,修建“白水河便民桥”消息传开后,受助博士杨再荣第一时间无偿提供设计图,带头积极捐款,还回家当建桥“义工”,已成为老君寨双江片区助学基金会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老君寨双江片区白水河、太阳河河堤建成后,依托坝区、河流以及“凯里平良贡米”品牌优势,发展优质稻、草莓、荸荠产业,共250亩,养牛200头,还有养水鸭、鹅,总产值达235万余元,带动群众就业近100人,实现了老君寨双江片区产业发展“零”突破,让群众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