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这个车间有点“暖”

2025-01-21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860元哈。”1月13日一大早,核对好货款后,李明翠拿起手机轻车熟路地对着张贴在墙上的二维码扫码付款,再一次“满载而归”。

  “这次主要进一些做袖子的花布,这个月已经是第四次来拿货了。”在丹寨县做民族服饰生意的李明翠,这两年每次进货都选定位于凯里白果井街道兴安社区的刺绣就业帮扶车间,“样式多,各种绣品、绣片都有,价格公道,老板人也好说话,打交道很愉快。”

  选品、付款“一气呵成”,对一次次专程从丹寨县赶来进货的李明翠而言,打动她的不仅仅是这里的货,还有这里的人和事。

  “每次来这,都能看到蛮多老人家在这绣花、剪线,感觉这个车间很温暖。”李明翠选品时,一侧的长桌边,58岁的潘安秀和几位老姐妹拿着小剪刀,熟练地剪着机绣花布上余留的线头,温馨与幸福的氛围弥漫开来。

  “剪一张30块钱,家里没事就过来干点活,老板人好,我们来去自由,很好请假。”2019年从凯里市万潮镇搬迁到兴安社区的潘安秀自己都没想到,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自己,有一天能在家门口“上班”。

  白果井街道兴安社区由黔东南16个县市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组成,共有1149户4367人。

  “大部分青壮劳动力都在外打工,社区有不少留守妇女和老人。”兴安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张剑成说,社区一直很重视这一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并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于2020年9月引进贵州鑫田民族服饰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在社区建立就业帮扶车间。

  成立于2012年的贵州鑫田民族服饰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凯里高新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是贵州省内集刺绣生产、销售、研发、培训、体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观光、策划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哒哒哒、哒哒哒……机绣车间里,机械绣床轰轰作响,随着设备的不停运转,一幅幅精美图案很快在布面上勾勒成型。

  “每月工资在三四千元左右,已经在这里工作3年多了。”从锦屏县搬来的搬迁群众陈亚慧紧盯着机器运转,一旦出现断线情况,迅速处理。

  记者了解到,在整个就业帮扶车间,像陈亚慧一样的“老员工”占多数。全车间70多名就业人员中,中老年群体达一半以上。

  大龄员工占多数,有“优”亦有“忧”。

  “社区的妇女和中老年人很多都擅刺绣,特别是中老年人,她们不仅技艺好、上手快,而且做事勤快话少,特别热爱工作,这正是公司需要的。”在贵州鑫田民族服饰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峰林看来,在搬迁社区建立就业帮扶车间实际上是一场“双向奔赴”,去年,车间产值达到900多万元。

  但田峰林也不无担忧,不少中老年人有基础病,一到冬天,生病几率大增。本月初,就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车间高血压病犯了,田峰林迅速组织人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也因此,田峰林给车间大部分中老年人放了假,她们可以领着绣活回家做,等天气暖和了再回车间。

  “我们也在咨询、思考如何更好地保障中老年群体就业,以及防范一些安全风险。”田峰林表示,虽然有担忧,但车间的大门依然敞开。

  记者采访当天,田峰林又和云南一家公司签订了57万元的演出服订单。此前,他已经和广东、浙江等地的客户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2025年首批订单量已达百万件。

  “年后我们要对生产线进行一些调整,进一步扩大规模,也计划带动更多社区的留守妇女和中老年人就业。”田峰林说。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