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剑河太坪村:古村有古韵 传统与发展并行

2024-12-3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苗寨古桥映碧水,炊烟犬吠伴冬林。

  在贵州苗岭最高峰的雷公山脚下,有一座建于明末清初的传统苗寨——太坪村。村中木楼林立,村外古树成群,当地苗族人民世世代代与青山绿水为伴,古树古桥相依,讲述着一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太坪村坐落于剑河县太拥镇太拥河南岸,人口以苗族为主,现与河北岸太拥村并称太拥社区。早年间,太坪村村民共同居于太拥河北岸,那时名叫“台雍村”(既现太拥村)。

  随着人口发展以及外来人口的涌入,当地苗族村民们开始逐渐向太拥河南岸迁徙定居,时间推移,南岸人口越来越多,南岸村民就以当地苗歌中的一座花桥之名,将河南岸村庄定名为“太坪村”。

  因人员往来频繁,太坪与太拥两村为便利通行,百年间在太拥河上数次架起桥梁。据当地81岁的蒋秀谁老人口述,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河道两边是通过一种简易的木桥进行往来,木桥仅有一米余高,一旦涨水就无法使用。

  20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在河两岸建起铁索吊桥,至此河道两边的人员往来再也不受河道涨水的约束。但随着时间推移,铁索桥年久失修,为了安全考虑,后又对铁索桥进行拆除重建,于2008年建成如今的风雨桥。

  初次踏上前往太坪村的风雨桥,并没有想象中的惊险。不同于传统的石桥,木质的桥面狭长而精致,连接紧密的木板从桥头连至桥尾,没有一点缝隙,数根桥柱从河床上拔地而起,将整座木桥牢牢支撑。行人往来间,只听到脚下木板发出的特有声响,却无一点晃动。

  “这座桥今年9月份又翻新了的,现在看着就更漂亮了。”太坪村村委会主任蒋强一边介绍,一边带领着我们走入这座雷公山下的传统苗寨。

  太坪村整体呈东西走向,房屋建筑不断向寨后山坡延伸,全村百余栋吊脚楼层层递进,井然有序。村内传统民居建筑均为苗族特色干栏式木楼,过去为适应当地山高坡陡的地理条件和夏季湿热的气候,房屋底部使用立柱吊脚架空,以上层作为生活起居空间,下层则作为牲畜、家禽圈栏使用。

  2010年以后,太坪村开展了危旧房屋改造工程和透风漏雨房屋整治工作,全村大部分吊脚楼民居的外立面形式已改造为平地楼,原来架空的吊脚层同样使用木板封装,或采用砖木混合结构,改造为生活空间,人畜混居的情况至此成为历史。

  虽然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但是传承在苗族人民内心中那勤奋、朴实却从未改变,每年村中还会举行二月二、招龙节、稻草节等节日,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保留在每一位村民心中。

  在太坪村的村后,参天的古树分布在田野与房屋之间。据《剑河县传统村落志》记载,每年招龙节,太坪村村民在完成一系列祭祀活动后,寨老都会带领全寨一起到“龙脉”所在的山上植树。太坪村建寨历史悠久,村落周围古树成林,植被保存良好,与这项古老的传统祭祀节日不无关联。故而,苗族招龙节又被视为苗寨植树造林的节日。

  而村民对于大自然的敬仰也体现在村民世代传承的技艺之间。走在太坪村的硬化路面上,不时就能看到晾晒在房屋前后的靛染土布。

  在蒋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户制作苗族土布的村民罗老乃家中。今年55岁的罗老乃制作苗族土布已有40余年,自小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就掌握了这一苗族技艺。

  在罗老乃家的阁楼里,一台纺织机、一台纺线机就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生产工具。只见罗老乃将一捧棉花边角搓细,随后拉出一段细丝在纺线机上收集成线。

  紧接着,罗老乃将收集好的棉线装入梭子,熟练地坐在纺织机前,随着梭子在纺线中来回穿梭,一张洁白的棉布就这样逐渐成型。

  “这只是做土布的最开始的一步。”据蒋强介绍,苗族妇女制作土布,需从种植棉花开始,经历去籽、纺纱、织布、靛染等十余道工序,历时数月才能完成。

  在过去,几乎每一位太坪村的苗族妇女都会这项手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大山,前往发达地区务工发展,这传统技艺也慢慢无人传承。

  罗老乃说,如今生活富余,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自己做衣服,但自己依旧将制作土布当作一种爱好在进行,这是源自大山儿女的习惯,一切从自然中得来。待以后年轻人们回到家乡,想学的时候,自己只要还干得动,一样会倾囊相授。

  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投资。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技艺和文化,如同村中的古树,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正是这些传统,让太坪村这样一座传统村落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古村、古树、古桥、古技,也正如罗老乃手中的梭子一般,共同编织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向世界展示着苗族文化的不朽魅力。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