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梅:苗绣出山 助残同行

2024-11-19 人民网-贵州频道 侯丽

  今年3月,贵州苗绣与苏格兰威士忌撞个满怀——Loch Lomond(罗曼湖)苏格兰威士忌蛇年限定版包装盒交付成功,象征着吉祥与智慧的蛇图腾盘旋在盒身上,头向朝东,怀中的小孩手抱麦穗,寓意来年的丰收。

  9月,中国30余家“美丽工坊”的近300件文创作品逾山越海,亮相巴黎残奥会,其中一件历时240多天绣制的“蝴蝶妈妈苗族古歌鼓藏衣”,就来自贵州。

  鲜少人知道,以上作品均出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的一位残疾妇女——张艳梅。

  张艳梅,1977年生,3岁的一次发烧让她不幸感染脊髓灰质炎,导致双下肢肌无力。8岁那年,张艳梅的父亲托人做了一对拐杖,自此,她便与拐杖如影随形。

  “找一个石头我可以坐一天,想去哪里只有挪着腿慢慢地匍匐往前,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张艳梅谈起儿时的情景,只是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被困在家里的,小时候父母亲背着我去了很多地方,甚至比同龄孩子去的地方还要多。”

  为了给女儿治腿,张艳梅的母亲潘玉珍背着她跑遍了贵州各大医院,可每位医生看了都直摇头。求医无果后,潘玉珍决心卖掉自己的苗绣嫁衣,沿着铜仁一路北上,直奔北京。“听舅舅说,我妈一定要去最好的医院,不然她这一辈子都不甘心的。”

  尽管治疗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寻医路上的阳光还是照进了张艳梅的内心。

  做苗族人“自己的东西”

  为补贴家用,潘玉珍后来就去做了苗绣,成为台江县的第一批绣娘。7岁时,张艳梅也学着厂里的绣娘们拿起针线,学起了做花。

  从平绣、打籽绣、破线绣等各种刺绣针法,到种蓝靛、养蓝靛、染蓝靛等制作工艺,再到刺绣产品的包装设计,张艳梅都逐一掌握,渐渐将其融会贯通。

  高中时期,张艳梅接到一笔来自安顺的订单,主动召集几位绣娘夜以继日地绣了一个星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80元,那时候的猪肉价格才3元/斤。

  毕业后,她在北京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负责软装、配件的图稿设计。一次偶然的工坊参观,让张艳梅百感交集——

  一片完整的苗绣绣片被拆分成不同小块,拼接在服装的不同部分。“这样的做法或许是创新,但也失去了苗绣纹样的原本意义。”张艳梅感到失落又惭愧,认为自己并没有吃透本民族文化。

  20世纪90年代,张艳梅从北京回到台江后,接过了母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一名真正的绣娘,并暗下决心,要做苗族人“自己的东西”。

  为此,她从老物件溯源,陆续考察黔东南染织绣的工艺地区,深入挖掘苗绣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底蕴。

  20多年来,张艳梅杵着拐杖,将足迹遍布台江的10个乡镇,收集了上百片各大苗族支系的绣花母本,“我们苗族没有文字,苗绣母本就是文化符号。”

  其中,最老的一片苗绣母本已经流传了200多年——这些古老的刺绣纹样在罗曼湖苏格兰威士忌蛇年限定版包装盒和参展2024年巴黎残奥会的苗族鼓藏衣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苗绣传承 助残增收

  1999年和2002年,张艳梅先后承接了浙江和上海的两大订单,共计10万多元。“那时候我家门口每天天不亮都已经有人在排队等着绣花,每人每天最多能赚8元钱。”

  来绣花的绣娘们,有不少是当地的留守妈妈和残疾妇女。时至今日,张艳梅跟她们孩子聊天时,她们总说:“你小时候的糖果,都是艳梅姨妈给的。”

  为了拓宽销路,张艳梅决定尝试网络销售——电商直播、文图传播、线上教学、网店运营、物流管理……在团队协作下,她的刺绣产品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被远销深圳、香港、日本、美国等地,走俏海内外市场。

  2023年,张艳梅的绣坊落户于萃文街道方黎湾社区,那是台江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当地县残联闻声赶来,询问其是否愿意接收残疾绣娘来务工,张艳梅爽快应下:“这正是我的心愿。”

  随着绣坊的名气越来越大,订单也接连不断。张艳梅最终采取订单式刺绣,带动附近9个乡镇30余名残疾绣娘灵活就业,月均收入近2000元。

  “希望有更多的残疾人学得一手好技艺,活得漂亮且自信。”在贵州省残联支持下,张艳梅开展了苗绣培训。短短三年时间,已累计培训出150多位残疾绣娘/郎。

  今年暑假,张艳梅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共近800余人,其中最年轻的6岁,最年长的有50岁。每当谈起苗族的历史文化,她总会毫不吝啬地将收集到的绣花母本拿出来为大家一一展示,讲述着贵州苗绣一针一线背后的故事……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