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磻溪:“猪嫂”与她的“巾帼基地”
叶落知秋岁将暮,寒露刚过,大山里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凉意。沿着黔东南州剑河县磻溪镇蜿蜒的山间公路,出了集镇一路向北,没有多久就见到了数座圈舍,一座位于下磻溪村的生猪养殖基地昭然若揭。
晨曦刺过雾气,清冷山谷中的基地显出微微暖意。
每到这秋冬交替的节点,都是这座基地最安静的时候。“前段时间才出了一批猪,现在都只有母猪和小猪了。”说话的人名叫张秋凤,是基地的负责人,也是磻溪镇远近闻名的“猪嫂”。
在磻溪镇,只要提到养猪,就绕不开张秋凤。
自2012年以来,张秋凤的生猪养殖基地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带动养殖,将生猪养殖发展到了年出栏6000头、产值达100万的规模,养殖长白猪、剑白香猪等猪种,并陆续建成一条包括养殖、宰杀、深加工、粪肥处理在内的完整生态养殖生产线,让村集体实现增收约10万元。
仅在2024年,张秋凤通过培训指导以及猪种供应的方式,已带动起周边乡镇200余户本地农户发展起生猪养殖,每年都会为200人以上提供培训指导,让农户们都走上生猪养殖的致富路。
“前年我们村在张姐那边考察学习,然后买了120头猪崽回来发展村集体产业,平时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也都直接电话问她,现在也发展到200多头了。”剑河县久仰镇久吉合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邰天鹏说。
时间回到世纪之初,2000年,27岁的张秋凤应亲人邀请去往海南省文昌市,在一处空场房发展起自己的生猪养殖事业。从一知半解到经验丰富,张秋凤这一干就是11年。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家逐渐关注起“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这一话题,2009年至2010年间先后出台针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出台政策措施,明确要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
2011年,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张秋凤在国家返乡创业号召下,返回了久违的家乡剑河县磻溪镇,拿着自己多年攒下的5万余元建设起本地花香猪养殖场。
“在外面久了终究是想回家来。”张秋凤说。
明知荆棘丛生也愿斩棘而行。
创业之初,张秋凤也曾一度陷入发展危机,市场、资金的双重压力一度让养殖场难以运转。为了度过低谷,张秋凤顶着压力向银行贷款5万元再次购买10头母猪和1头公猪,以期扩大养殖规模从而盘活摇摇欲坠的现状。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的“豪赌”犹如救命稻草,让张秋凤的本地花香猪养殖场喘过气来。2017年,原先的本地花香猪养殖场转型升级,更名为剑河县本地花香猪养殖有限公司,也正式开启了规模化养殖的道路。
在发展中,张秋凤也曾经历过多次“猪瘟”危机,张秋凤说,每一次都险些让基地破产,但她就是觉得自己热爱这个行业,并不想轻易放弃。在自己的坚持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一次次地跌倒,又一次次地站起来,满身“伤痕”的张秋凤与她的生猪基地也在危机中破茧成蝶。
为了让当地群众都能够走向增收致富的道路,张秋凤自2019年以来通过暂借猪苗给群众饲养,出栏后再收回本金,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增收的目标,并成为剑河县生猪养殖产业科技特派员,养殖户们对亲切称呼地称呼张秋凤为“猪嫂”。
“就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让他们少走些弯路。”张秋凤说。
时至今日,张秋凤的微信名称还保留着“猪嫂”的称呼,每年张秋凤都会去到剑河县的各个乡镇村落,为村里的养殖户们“传经送宝”,她的本地花香猪养殖基地更是被黔东南州妇联授予了“黔东南州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巾帼基地”称号,成为该县带动农村妇女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