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三江:父子匠心传技艺 非遗迎春助振兴

2024-07-01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他们父子俩在我们这可是大有名气了,我们平时所需的竹篮、背篓等都跟他们定制,编得细致又美观。”近日,在黔东南州榕江县三江水族乡桥乌村,与村民龚良生交谈时,提到竹编篾匠,都绕不开王治修和王玉财父子,“是名副其实的手艺人。”

  剖竹、劈篾、刮篾、编织……在王治修家门口,只见平坦的院坝上,摆满了竹篮、背篓、竹筐、鱼篓、簸箕、菜篮等各式各样的精制竹品。

  一旁,吃罢午饭的王玉财就与父亲王治修坐在院子里,左手握竹架,右手持竹片,薄薄的竹片来回穿梭,上下翻飞。没多久,精致的竹具便轮廓初现,阵阵竹香也随之扑鼻而来。

  “我们把竹编当事业,干农活休息时编几下,吃完饭后又编几下,有空就编。” 话音刚落,王玉财手中的活计没有停,不时地埋头穿竹缠绕。

  如何白手起家把水乡竹编从山区推向各地?儿子王玉财又是如何从父亲王治修手里传承衣钵,将竹编做出新花样?

  “以前我们编织这些产品是拿来自己用,现在手艺逐步成熟,加上儿子儿媳的加入进来做,产品销量越来越大,每个月也有着三四千的收入哩。”谈到篾匠技艺,编织竹制产品20余年,经验丰富的王治修尽管已入耄耋之年,但依旧神采奕奕。

  “老手艺更需要有人来传承。”在王玉财看来,竹编手艺是父亲传授,如今自己也发动妻子利用农闲时学习编织,每天能编织两至三个竹制成品的他满脸欣喜。

  在他眼里,厚薄均匀的篾片是编制精美器具的先决条件,而篾片怎样才能破好、破均匀,唯一的诀窍就是多练,工多艺熟、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我不仅要加强学习,还要将这个手艺传承给下一代,不能让他们忘了这项优秀的传统手工艺。”

  坚守和智慧,让传统技艺掸去了岁月尘埃,重现熠熠光彩。

  如今,王玉财传承父业,打破竹编固有的思维印象,创新编织了不同款式的竹制工艺品,让传统的“篾匠”技艺日益精湛、发扬光大;父子两代坚守接力,紧跟时代步伐,一边通过线下销售,一边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宣传、推广、销售家乡的竹制品,助力三江水族乡的竹制产品走出大山、远销各地。

  “这一款是拿来装鱼的鱼篓,同时还可以装李子、杨梅等水果,一般线下卖是50至60元,线上包邮就是80元每个。” 谈话间,王玉财忙里偷闲,一边编织竹制产品,一边通过新媒体向粉丝们详细解说。

  一份传承,两代坚守。接力传匠心,非遗助振兴。在三江水族乡,有和王治修父子俩精湛手艺的匠人还有20余个,他们在竹编、刺绣、蜡染、木匠等方面施展技艺,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守”艺人;在他们一代代“守艺人”的坚守传承、不断创新下,编出了五彩斑斓的世界,织出了幸福新生活,当地的非遗产品不仅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更迎来发展春天。

  2023年以来,三江水族乡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匠人培育,依托“非遗+新媒体”等开展蜡染、电商等培训,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乡共开培训6次,鼓励5名非遗传承人带动100余名群众增收创收,累计实现非遗产品线上销售80余万元。

  “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 三江水族乡党委书记陶元杉表示,下一步,三江乡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和挖掘更多匠人,助力群众通过技艺实现增收创收,从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