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文化自信 唱响奋进强音!黎平用非遗之声拨动时代琴弦
青山披绿,溪水潺潺。大山深处的侗寨花草摇曳、树影婆娑。鸟奏曲、水吟诗,行走田间小径,忽闻侗族大歌入耳来,声声唱响,绵绵不绝。
端午期间,黔东南州黎平县永从镇三龙侗寨,一场别开生面的侗族大歌擂台赛在如期开启,来自永从、岩洞、洪州、肇兴等乡镇的20支参赛队伍齐聚于此,以歌声展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传递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奏响了奋进的强音。
“……歹吊嗬,呀短冬嘞……唆呐嘿嘿欧嘿……”
婉转悠扬的歌声传来,如清风穿林,如山泉叮咚,开始就放大招的开场瞬间让擂台赛沸腾。
台上,各参赛队员身着节日盛装,神采奕奕、斗志昂扬、信心满满,或用高亢激昂的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或用婉转悠扬的曲调诉说对家乡的眷恋,优美动听的歌声一曲接着一曲,博得了满堂喝彩;台下,人们更多是或在鼓楼里席地而坐,或在小道驻足聆听,或边拍边录轻声跟唱......大家纵情沉醉于一曲曲侗歌浪潮之中。
“听懂了不少,歌声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一大早,早就听闻端午节三龙侗寨举办“关秧门”侗歌擂台赛,来自广西柳州的陆玉荣就匆匆和友人赶到了现场看表演、听侗歌,对于活动,他赞不绝口,“这次活动,是一个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盛会,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们侗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这不光是三龙人民的盛会,也是我们侗族人民的盛会,非常棒,也十分有意义,希望坚持办下去。”
三龙侗寨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之一,由九龙、中寨和罗寨3个村寨组合而成,素有“歌窝”之美誉。唱侗歌也已成为当地群众、邻村之间交流往来的桥梁,在黎平县多元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传百世之遗珍,颂千载之韵律。1986年,来自三龙侗寨的侗家姑娘吴玉莲作为黎平侗族大歌队的领唱,唱响了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侗族大歌传播使者,此次在比赛中担任评委的她表示,“就专业技巧上来说,村里的歌手舞台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演唱过程中唱得特别走心,表情管理也很到位。我们现在提的‘文化自信’,首先,要知道我们侗族文化的闪光点在哪里。我们自己要自信,才能传承下去。”
侗族大歌擂台赛就是最佳平台,既展示、弘扬、传承了侗族文化,还让每个地区、每个村庄、每个歌队在此交流交往,巩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使人类文明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2021年,“贵州省文旅推荐官”三龙姑娘张国丹就在吴玉莲的指导下,开始筹备并举办侗族大歌擂台赛,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激发创造力、注入新活力、凝聚向心力的同时,一边对侗族大歌进行收集整理,一边打响地区的音乐品牌,“让外地的游客到我们侗寨来,听到我们唱侗歌后也学起来、唱起来。”
如今,通过侗族大歌擂台赛,唱侗歌、听侗歌的人数不断壮大,累计参与擂台赛的队伍近百支,参与人数多达2000余人。
侗歌声声争艳,“歌窝”书写华章。比赛过半,一首首嘹亮纯净的侗族大歌在山间流淌,唱出美好新生活,更绽放出非遗文化的时代自信。
最终,来自岩洞镇竹坪村的歌队倾情演唱了参赛歌曲,并在评委的现场出题下,即兴演唱了多首男声多重唱侗歌作品,尽情展示了他们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和立体的歌声,赢得了本次擂台赛的一等奖。
“来参加比赛有很多收获,自己的才华不仅得到了展现,和各村的歌队有了更多交流和学习,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我们侗族文化的力量与自信。” 岩洞镇竹坪歌队队员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竹坪村也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之一,在当地,不管什么时候,人们都会用侗歌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喜怒哀乐,从而形成了现在十分成熟、更具有生命力和传唱力的侗歌作品。
为时代放歌,为人们抒怀。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有乐符标注;每一个难忘瞬间,都有侗歌相随。当前,流淌在山乡田野的侗族大歌,和着的芦笙声,从崇山峻岭和深溪清涧中传来,在历史烟尘和现代文明中绽放,打破了时空界限,成为民族团结、和谐共荣的天籁之音。
“比赛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激发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对进一步推动村庄文旅繁荣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罗村党支部书记吴显艳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传承文化,书写出文化振兴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