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从石桥走进故宫的“迎春纸”
初春的早晨,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
58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兴武在悬崖绝壁下的“大岩脚作坊”,为生产故宫古籍修复专用纸——迎春纸作准备。
只见他熟练地拿起抬帘,用力在构树皮制作而成的纸浆水里抄浪、轻抬、摇晃,慢慢过滤,如此反复三次,将抄出的湿纸从抬帘上放到垛架上,一张“迎春纸”就生产出来了。
“除了原材料,抄纸全凭经验,抄轻了纸薄,抄重了纸厚。”从15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古法造纸的王兴武,已经在纸浆水里“泡”了43年,一张纸、一辈子。
他所在的石桥村一直保留着传统造纸工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时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过去,丹寨读书人是石桥皮纸的购买主力军,销路不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张皮纸养活了一整个村,家家户户都会造纸。
王兴武经历了上个世纪石桥村家家户户会造纸的繁荣,也见证了石桥皮纸的衰落。
“在上世纪90年代末,石桥村主要以家庭作坊式为主,机械造纸的兴起让利润越来越微薄,古法造纸工艺濒临失传。”
1996年,而立之年的王兴武,也尝试过做小百货生意,但他心里一直放不下古法造纸:“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在我这里断了,再艰难我都要把石桥皮纸再做起来。”
就这样,他重拾了家传皮纸营生。虽然艰难,但他一直坚持。
一次偶然机会,王兴武听说了难度大、要求高、但收益好的古籍修复用纸。
“如果能做上这个买卖,祖祖辈辈留下的手艺就不会埋没了。”他下定决心做古籍修复用纸。虽然最开始,他连古籍修复是什么都不知道。
古籍修复纸被称为“命纸”,薄如蝉翼,半透明,修书的时候,必须做到修旧如旧,对纸张的基本要求是保存1000年不腐烂,必须在重量、颜色、厚度、定量、紧度、纤维、酸碱度等方面和古籍用纸保持一致。
2004年,王兴武试着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制作用于古籍修复的专用纸。
最开始他按照家传的皮纸制法造好了纸给故宫寄去,却被泼了冷水。“专家都是拿放大镜看,在上面打圈,这一圈里的纤维不该是这个样子、那一圈里还差点什么。”王兴武告诉记者。
一向性格倔强的他没有气馁,还自费跑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实地感受古籍纸张“到底是什么样儿”。
回来后反复研究试验,又寄到北京。
两年不断的试验,符合故宫古籍修复专用纸标准的“迎春纸”问世。检测显示,王兴武制作的“迎春纸”pH值在7.5-8之间,可以保存长达1500年。
“目前全世界只有两个地方可以生产这种纸,一个是日本的越前县,另一个就是我们石桥村。”王兴武言语间满是骄傲。
就这样,“迎春纸”从丹寨的石桥走进了故宫,还走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被指定为文物古籍修复专用纸。
随着“迎春纸”的声名鹊起,价格也水涨船高,一刀就能卖到5800元,每年的销售额可达170多万元。
如今,王兴武成立的丹寨县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已经可以完成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古纸再造,除了制作纸张,还结合当地民族元素,制作笔记本、纸灯、纸伞等,每年能实现600万元的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