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焕新颜—— 黎平县敖市镇蒙村村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2025-04-09 黔东南新闻网 吴义环 吴鹏程 王槐雪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这一嘱托为黔东南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走进黎平县敖市镇蒙村村,整洁的村道旁绿树成荫,文化广场上村民笑语不断,党群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耐心答疑……一幅和谐有序的乡村图景跃然眼前。

  近年来,黎平县敖市镇蒙村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建强组织堡垒、创新服务模式、凝聚群众力量,探索出一条“党建+”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全村连续39年命案“零发生”、17年无火灾事故,获得“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筑牢“红色堡垒” 凝聚治理合力

  “过去村里事务靠干部‘单打独斗’,现在党员带头干,村民跟着上,人心齐了,办事效率也高了!”蒙村村党总支部书记石国远介绍,通过村支两委成员、驻村第一书记率先垂范,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推动村级治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堡垒,2024年以来,全村累计化解日常纠纷问题20余件次,推动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的治理格局。

  传承“家风密码” 解开乡村治理新钥匙

  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民俗专家、寨老等收集整理家族故事8个、家风家训教条120余条。在村级文化场所开设家风家训专栏,将家风家训以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呈现,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家风文化熏陶。村里还成立了“五老家风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参与基层矛盾调解工作,宣讲家风家训、家风故事,凭借他们在家族中的威望与公信力,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推动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开展“护苗行动” 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村里成立护学工作组,与就业单位沟通对接,对有10岁以下孩子的本地务工就业职工灵活安排就业时间,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方式,为照顾子女提供便利。组建红领巾中小分队,以自然寨为基础,按照地域相邻、寨邻相知原则,以10个学生左右为单元成立红领巾小分队推选出学习成绩好、思想较为成熟的高年级学生作为队长,负责指导小分队成员完成作业、开展安全引导等,减少学生意外事故发生。积极对接客运企业,创新启动“安馨护学车”服务,每辆护学车配备1名随车照管员,为保障学生上下学出行安全。

  创新“数字科技” 疏通乡村治理难区和痛点

  在村重点场所安装AI摄像头10个,整合“雪亮工程”摄像头10个、农户门前摄像头55个,利用“指挥室智慧大屏+电视屏+手机屏”打造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024年以来,有效预警防范13条苗头性隐患问题。同时对重点人群的“一键呼叫”和智慧平台发出的预警信息,统筹指派就近党员上门服务、解决问题,提升社会治理温度。

  如今的蒙村村,党旗飘扬处,皆是干群同心、共治共享的新气象,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乡村善治画卷正徐徐展开。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