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牛肉的美味密码:青春与匠心的交融

2025-02-07 黔东南新闻网 任栎铭 刘汉钦 王心 王槐雪

  在中国饮食文化里,“酸” 是一种极为重要且独特的味觉元素,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地域对“酸”的运用也各具特色。很久以前,苗族祖先在迁徙过程中,为了保存食物,偶然发现了食材发酵后的独特风味,从而逐渐形成了贵州酸汤的制作工艺。王安义在苗族村落长大,如今他已是凯里一家酒店的餐厅主厨,自幼苗族的饮食文化就如影随形,其中酸汤牛肉是他儿时的温暖记忆。

  春节期间,在凯里市的大街小巷,弥漫着一股独特的酸香,那是苗家酸汤的味道。在这烟火气息中,25岁的王安义,正用他的青春与匠心,为苗族传统美食注入新的活力。

  “酸汤不仅是我们苗族人民的日常饮食,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酸汤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现在独具特色的风味和口感。”王安义说道。

  正月初八一大早,他就在集市穿梭,仔细挑选当天最新鲜的小黄牛肉与木姜子、山柰等香料,准备制作下午宴席上的苗族传统美食——酸汤牛肉。他将牛肉切成均匀的薄片,每一片的厚度都控制在2到3毫米,这样既能保证牛肉在酸汤中快速熟透,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牛肉的鲜嫩口感。酸汤作为这道美食的灵魂,其制作工艺承载着苗族千年的智慧。王安义选用的是凯里当地特有的野生小番茄,这种野生小果有着独特的酸甜滋味,是当地常见且产量丰富的食材。

  点燃灶火,王安义先在热锅中倒入猪油,待油温升高,再放入蒜片、姜片等辛香料爆香。瞬间,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香气。接着,他加入切好的番茄继续翻炒均匀,最后倒入精心熬制的酸汤酱,小火慢炒,让酸香味充分释放。此时,酸汤的酸香与调料的香味已相互交融,让人垂涎欲滴。出锅时,再撒上少许木姜子和山柰叶,就让这锅酸汤增添别样的韵味。

  一份好的酸汤牛肉,牛肉入口嫩滑,有弹性,不老不柴,咀嚼时不会有粗糙、干硬的口感;酸汤要酸度适宜,辣度协调,味道浓郁,色泽红亮。这是王安义出菜的标准。

  随着菜品上桌,食客们将切成薄片的雪花牛肉、毛肚放入沸腾的酸汤中,用筷子轻轻拨散,涮煮1至2分钟,此时牛肉口感鲜嫩爽滑,再配上辣椒蘸料,更是提味。

  吴芳是地道凯里人,一家人来到酒店共贺新年,酸汤牛肉是餐桌上的主角。“我们都觉得酸汤牛肉特别好吃,很开胃,而且红彤彤的酸汤也彰显着喜庆,给咱们的新年增添了一丝红火的味道。希望我们大家的日子,就像这锅酸汤牛肉一样,红红火火,有滋有味。”吴芳说道。

  这一锅酸汤牛肉可以说是苗族人民千年的智慧结晶。从古老迁徙岁月中偶然发现的发酵之味,到如今成为独具特色的饮食标志,它也见证着苗族历史的变迁与传承,承载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安义说告诉记者:“今后将继续提升厨艺,继续做好做精酸汤牛肉。不断为酸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添砖加瓦,通过创新烹饪技艺和多元推广,吸引更多人投身文化传承。让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人人喜爱的餐桌佳肴,让每一位食客都能在舌尖领略酸汤饮食文化的魅力。”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