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黄平县2024年重点工作回顾

旧州大坝蔬菜基地 (陈孝新 摄)

村民在种植太子参 (陈孝新 摄)

工人在制作牛肉干 (陈孝新 摄)

纸房乡村民采摘脐橙 (陈孝新 摄)

冷屏山放养的黄牛

飞机在空中进行喷雾表演 (陈孝新 摄)

飞云崖举办“四月八”民族集会 (陈孝新 摄)

航空飞行停机场 (陈孝新 摄)

谷陇“九·二七”芦笙会 (陈孝新 摄)

开笔礼 (陈孝新 摄)

县城全景 (吴文杰 摄)
一年奋楫争先,一年硕果累累。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黄平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务实担当、苦拼实干,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翻开黄平县2024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画卷,开篇有力,收篇辉煌。预计全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6.4亿元、增长6.5%。一二三产分别增长5.1%、15.9%、4.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8%。
扩大有效需求 增强发展动力
一年来,黄平县全力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巩固提升经济回升向好发展态势。在项目投资方面,全县75个在库项目完成10.26亿元投资,其中31个新开工项目入库,总投资16.77亿元。持续开展县领导领衔机制,35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1.77亿元。篆水河水库等项目竣工,应急粮食仓储投入使用,6条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基本完工,重安镇供水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争资争项成果显著,借助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契机,成功争取到20.4亿元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消费市场逐步回暖,深入落实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家电等多领域联动促销,“多彩贵州欢乐购”等活动累计交易19815笔,金额达1437.52万元。新增市场主体2354户,新增规模以上批零住餐企业5户。招商引资成效斐然,制定主导产业“一图三清单”,谋划编制30个重点招商项目。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白酒全产业链、低空经济、“富矿精开”专题招商,成功引进22个产业项目,投资总额12.47亿元。新增产业到位资金9亿元,增长11%,其中工业到位资金占比57.65%。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发展质效
一年来,黄平县依托自身优势,秉持“产业兴县”理念,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主导产业壮大发展。在农业领域,黄平县农业产业做优做强,完成34.14万亩粮食种植,收获粮食12.69万吨,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推进“一主两辅一特色”产业,预计全县牛存栏4.05万头、出栏2.3万头,牛肉产量3082吨、中药材鲜品产量3.2万吨、水产品产量4164吨、野菜种植面积达3600亩。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41.7万亩,完成林鸡出栏86.2万羽、林蜂养殖2.71万箱、林药种植面积5.37万亩,实现全产业链总产值8.3亿元。新增3个绿色食品认证,建立3个供应基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工业基础不断夯实,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服务,稳定规上工业生产,新增4家白酒及关联企业,白酒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35.44%。11个工业投资项目入库,山河运酒业、锴石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工业投资预计达3.28亿元,同比增长39%。文旅产业活力迸发,举办新春龙灯大赛、飞云崖“四月八”民族集会、谷陇“九·二七”芦笙会等50余场重大文化活动,部分活动获国内外媒体报道,预计全年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0.9%、33.47%。大力发展低空经济,获批2条“景景串飞”航线并成功首飞。全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体育设施不断完善。野洞河景区列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望月楼客栈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民宿,黄平苗族贾理等5项非遗入选贵州省第六批非遗项目名录,野洞河镇新华村等多个乡村入选省、州旅游重点村,建成野洞河星空露营研学基地。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县建设,建成蒙加村民族特色村寨,盘活2个闲置旅游项目。
推进乡村振兴 凸显城乡融合成效
一年来,黄平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紧扣“三好两巩固”目标,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精准帮扶,新识别446户1569人,落实帮扶措施8495条。“3+1”保障成果稳固,控辍保学保持动态清零,农村危房改造14户,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人数11361人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01%。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4755万元、中直定点帮扶资金4056.71万元,实施教育、医疗、就业帮扶等项目72个。投入1.38亿元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实施产业“以奖代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144个,带动3.2万户农户增收,助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完成27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获批8.4公顷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和改建1000户厕所、200个圈舍,生活垃圾收运正常运行率达95%,治理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村庄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7.12%。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县城区城市更新,1576户老旧小区、106套危旧房改造开工,燃气管网建设2.4公里,新增城市道路2公里,新建92个5G基站,建成215个公共停车位,改造部分人行通道。谷陇至东坡、重安经铁厂至落坡、横坡经长岭至印地坝等多条公路改扩建及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排水防涝工程有序推进,污水管网建设18.6公里,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7.35%。县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率分别为71.93%、77.26%。房地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预计销售面积增长约6%,行业逐步回稳。
深化改革 释放发展动力活力
一年来,黄平县始终将改革创新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全方位推进各领域的改革举措。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黄平县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机制,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朝着实体化、市场化、效益化方向转型,“1+4+N”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3134.76万元,实现国有资本收益132万元。同时,圆满完成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助力县工业园区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以“景景串飞”为突破口,推动旅游改革,制定并印发了“景景串飞”低空旅游开发建设改革工作方案。此外,营商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黄平县深入贯彻落实营商环境大改善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借鉴省内其他县市的先进做法与典型经验,树立了4个创新典型案例,新招引项目的服务率达到了100%。同时,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服务企业领域的整治力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13件,惠及企业124家,涉及金额712.12万元。政务服务效能也有了显著提升,全年共完成政务服务总办件量74.67万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的办结率达到100%。依托“企业之家”平台,黄平县积极探索建立“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和“工程项目联合审批服务中心”。创新性地推出个性化“一件事”事项清单3项。顺利完成乡镇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真正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
发展社会事业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一年来,黄平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全力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全年“三保”支出14.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24%,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就业方面,扎实推进“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外出务工达14.0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691人。着重保障“三类群体”就业,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54486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达74.51%,超全州平均水平。实施“技能贵州”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93人,确保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率达100%。在教育方面,加大公办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新州镇两所幼儿园扩建启用,新增学位45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8.7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9.51%。投入3100万元改善教育基础设施,高考上线率显著提升。落实4076.04万元学生资助,惠及5.61万人次。通过多种方式补充85名教师,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多所学校接受省级评估,4家单位荣获全州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奖。在医疗卫生方面,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级三家医疗机构完成“二甲”创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村卫生室均达到“四有两落实”标准。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6.8张,基层医疗县域内就诊率超90%。深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人民医院旧州分院、谷陇分院等医疗项目稳步实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纸房乡卫生院等医疗机构获省级、州级认可。在社会保障方面,提高低保发放标准,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升6%、12%。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86%,特殊人群应保尽保。全年发放救助资金9440.39万元,惠及2.8万余人。推进医养融合,改造15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环境,2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新建6个儿童之家,“一老一小”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此外,双拥、国防动员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新进展。
防范化解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环境
一年来,黄平县秉持预防为主的理念,多管齐下,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在安全生产方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打非治违”,强化重点领域监管与隐患排查,全年实现生产安全零事故。同时,加强基层应急保障,成功应对汛期强降雨天气,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生态环境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投入3880万元实施重安镇半山村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新州镇东坡村农村污水治理、抬拉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等生态环保项目。“河长制”“林长制”有效落实,水质、空气质量优良,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沅江源区石漠化治理项目高效建成,还承办了全省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现场观摩会。
在债务金融风险防控上,落实化债政策,加强风险研判与排查,增加财税收入,通过贷款展期降息等手段缓释风险,确保企业债券按时还本付息,非法集资防范得力,未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社会稳定层面,成功化解社员股金重大风险,完成吸纳端清零目标任务。深化平安建设,落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和“网格化”管理机制,大力开展法治黄平专项行动,强化命案防控与重点人群管理,大力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率达89%。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风起万帆扬,拼搏正当时。在新征程上,黄平县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勇毅笃行,奋力谱写黄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