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独具特色的侗寨鼓楼文化保护利用示范区

2024-11-27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吴正光 雷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依托不同类型文物资源,推动区域性文物资源整合和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机制,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在文物保护区域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服务业和休闲农业。”在侗族高度聚居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以下简称黎从榕)毗邻地区,有很好的条件试办以“侗寨鼓楼文化”为核心,包括花桥、戏楼、凉亭、井亭、禾晾、水碓、水磨、民居等侗族木构建筑在内的侗寨鼓楼文化保护利用示范区。为此,应将文物视野放宽一些,在认真办好室内陈列展览的同时,将室外的种种“展品”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和村民协商,划出一定的保护范围,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共同做好保护利用示范区这个“大博物馆”的建设、管理、利用工作。保护对象不局限以侗寨鼓楼为标志的各种木结构建筑,凡与乡土建筑有关的民俗文物和民俗事项,都应纳入其中。

侗族是从古代百越族群发展而来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兼营林业,酷爱种植杉树,特别擅长营造以杉木为主要材料的木结构建筑物。民居多为干栏式,鼓楼建筑最壮观。侗寨鼓楼与汉族地区的钟鼓楼,不仅造型各异,功能也不相同。侗寨鼓楼是侗族村民共建、共有、共用的一种公共建筑物,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其中对唱大歌,场面极为壮观。侗族大歌已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侗寨鼓楼通常建于村寨中心,村民围绕鼓楼建房,形成放射状,形同蜘蛛网。村民站在家门口,便可望见鼓楼,充分显示鼓楼在侗族村寨中的核心地位。有的鼓楼与戏楼遥相呼应;有的鼓楼与花桥修建在一起,组成侗寨的“心脏”。也有一些鼓楼修在村头,与小溪、鱼塘、稻田为伴,此乃防火使然。在数百座侗寨鼓楼中,从江县的“增冲鼓楼”是年代最早、体量最大、工艺最精的一座,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侗族喜欢住水边。有河有水便有桥,河多水多桥梁多。据不完全统计,仅黎从榕毗邻地带就有各式各样的侗寨桥梁300多座。与其他地方的桥梁一样,侗寨桥梁也是一种水上交通设施。不同的是,侗寨桥梁还有特殊民俗功能。许多侗族村寨,为适应迎宾送客、对歌交友的需要,在村头修建木质寨门。每当贵客进入村寨,于此举行“拦路迎客”活动。寨门造型多种多样,或似牌楼、凉亭,或似长廊、花桥,将风光如画的侗族村寨装点得更加美丽。花桥,亦即廊桥、风雨桥,是对桥面修建长廊、廊上画有彩绘的各式桥梁的统称。贵州境内规模最大、工艺最精的风雨桥,首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黎平地坪风雨桥。桥中央修建鼓楼式亭子,形成鼓楼与花桥结为一体的特殊形制。长廊上,“鼓楼”内,彩绘“侗姑纺纱”“侗姑织锦”“侗姑插秧”“吹笙拉鼓”“琵琶弹唱”“芦笙比赛”“吹笙踩堂”“对唱大歌”“行歌坐月”“牯牛角斗”“激流放排”“南江小景”等20多幅侗乡风俗画,诚为侗族村寨的一个艺术橱窗。侗寨风雨桥,不仅修建在村寨内,还修建在田地间,起到凉亭的作用。

侗族同胞修建鼓楼,深受大树启发,整体造型酷似一棵大杉树,村民称为“遮阴树”。在尚无鼓楼的年代,许多活动是在古杉之下进行的。后来为了满足社会、文化活动的需要,修建固定建筑物,便以杉木为原型。村民师承自然,模仿自然,修建凉亭。侗族村寨的凉亭,有修建在桥头的,有修建在路口的,还有修建在古树旁边的。有的凉亭悬挂对联:“休息片刻,即登大道;歌唱三曲,漫出阳关。”

侗族喜欢唱“侗戏”,侗族村寨戏楼多,有的一个村寨多达四五座,每个家族拥有一座。与鼓楼一样,戏楼也是以家族为单位,由侗族村民投工献料义务修建的。戏楼多建于寨子的中央,与鼓楼、花桥建在一起,构成侗寨文化活动的中心。逢年过节,男女老幼,身着盛装,齐集于此,唱歌演戏、吹笙踩堂,热闹非凡。有些戏楼建在鱼塘之上,台上演戏,台下养鱼,人欢鱼跃,相映成趣。

“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侗族未婚青年男女之间的一种社交活动,目的在于求爱,手段集体对歌,地点称为“月堂”。“月堂”本是一般民房,多为木结构干栏式吊脚楼,从其外表看去与普通民居别无二致。不过,作为“月堂”使用的侗族民居,其“软件”颇具特点。首先,房东必有大姑娘,而且还是能歌善舞、心灵手巧的“姑娘头”,侗族称为“腊米头”。侗寨有一习俗,姑娘学讲话就开始学唱歌。同一年龄段的姑娘各自组成歌队,在成年人的指导下学唱歌。侗族歌曲种类很多,有“大歌”“小歌”“儿歌”“蝉歌”“声音歌”“河边歌”“琵琶歌”“牛腿琴歌”等十余种。一支支侗族歌队,犹如一所所“音乐学校”。姑娘们在学习唱歌过程中,逐渐冒出个别声音特别好、记忆特别强的拔尖人物,这就叫作“腊米头”。声音好,能担任领唱;记性好,能背许多歌;如果脑子灵光,会见子打子,即兴编唱,那么,在与“腊汉”(即后生)对歌中就能起到“编导”“主演”“队长”的作用,成为歌队中的自然领袖。如果她家住房较为宽敞,地势较为适中,家境较为富裕,家人较为贤惠,那么,她家就很有可能被当作“月堂”使用。如果“腊米头”的祖母、母亲或婶娘、嫂子诸人中,年轻时曾当过“腊米头”,婚后成长为“歌师”,那么,这种不同凡响的“月堂”,地位更高,名声更大,人气更旺。这样的“月堂”,总是被该村民众引以为荣。于是,其貌不扬的“月堂”,便成了其他村寨后生景仰的地方。

在侗族村寨,还有一种公共建筑物也是不可缺少的,否则,侗寨就不能存在,它就是水井。事实上,有无水井,是能否修建村寨的先决条件。水井多少,流量大小,决定村寨的位置和规模。寨中水井,为了卫生起见,建有防污设施。这类建筑小品的外部造型,因水井位置而异。若水从岩壁或斜坡涌出,则因地建造一个拱形井盖;若水从平地或洼地冒出,则除垂直修建圆形或方形石质井壁外,还加建木质“井亭”于井上,路人喝足水后,尚可小憩片刻。

侗族村民喜欢种糯谷,吃糯食。糯食既抵饿,又其香无比,被称为“香糯”。深秋时节,糯谷成熟,村民用古老的“摘刀”将谷穗摘下,捆绑成把,悬挂在“禾晾”上。金灿灿的谷穗,成排成行地悬挂在鳞次栉比、高十余米的“禾晾”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侗寨“禾晾”及粮仓,习惯修建在一起,保留古代集体贮粮的遗风。食用之前,从“禾晾”上取下“禾把”,置于火塘、炉灶上方的“炕架”上烘干,而后放进石碓内去皮,当地叫“舂米”。侗寨“舂米”,在屋檐下使用“踏碓”,在野外使用水碓。如今侗族村寨多用打米机加工粮食,原始的粮食加工工具逐步失去了昔日地位,成了名副其实的“文物”。适当集中一些水碓、水磨加以保护迫在眉睫。但切忌任意制作崭新的水碓、水磨,修建新房子,盖上小青瓦或石棉瓦。原来覆盖杉树皮,现在也应覆盖杉树皮,尽量保持原真性。

通观都柳江两岸以鼓楼为核心的侗寨建筑,如读一部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让人获知百越文化的许多信息。在成片保留侗族建筑文化特别丰富的黎从榕交界处,推动区域性文物资源整合,适度发展服务业和休闲农业,试办侗寨鼓楼文化保护利用示范区,很有意义。独具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一旦试验成功,便可逐步推广,在全省引领建立各类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诸如乌蒙山彝族土司庄园保护利用示范区、大娄山播州土司屯堡建筑保护利用示范区、赤水河川盐运输摩崖石刻保护利用示范区等等,使贵州的文化旅游更加多姿多彩。

(作者系贵州省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