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村史村事丨施秉高碑村:山清水秀和美乡村
高碑村位于施秉和镇远的中间地带,交通便利,距离施秉县城14公里,这里气候温润、水质细腻、土壤肥沃,具有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美誉。
高碑村在明清时期原名叫清明乡,是个码头乡,此地贸易繁华,时有烟馆、茶馆等,是㵲水上交通最佳驿站。
全村2004年由原高碑村和原乌龟石村合并而成,现辖15个自然寨,17个村民小组,653户2880人,其中苗族人口约占70%,属于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现有2个村卫生室,一所小学,全村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59亩,村民收入主要以传统农作物种植、果树、水产养殖、旅游服务和外出务工为主。
乌龟石片区与高碑片区被㵲阳河分成两半,刚修的栈桥只可以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乌龟石片区10多个寨子的机动车辆,都要绕经杨柳塘镇到施秉县城,全程27公里,路窄、弯道多。
2020年,为解决高碑村乌龟石片区与高碑片区的交通问题,施秉县积极争取下舞阳河大桥项目建设资金,并于2020年10月动工开始修建。下舞阳河大桥属于净跨径为90m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是连接高碑和何家坝两岸的重要通道,也是下舞阳河景区的重要交通通道,该大桥于2023年完成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高碑村在明清时期就有产茶的历史,高碑茶在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81—1412年)偏桥卫统领㵲水流域(黄平—玉屏)一带的宋诚将军和有名人士向朝廷进贡的最佳饮品,曾得到宫廷的赞谕。
在脱贫攻坚期间,2015-2017年美丽乡村项目实施,新建停车场3座,路灯安装240盏;2017-2018年组组通工程,新建组组通乡村路3条,共24公里;2018年高碑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17个组,10个1项目工程实现17个村民小组653户全覆盖;水利项目沟渠施工5公里,新建垃圾焚烧炉7个;2017至2018年高碑村17个组电力改造、电信网络实现全覆盖。
2023年,高碑村不断推动“农文旅”融合,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高碑村已经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新面貌。先后获得“全省文明村”“省级生态村”“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主法治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高碑根据群众的传统种植习惯,鼓励扶持扩大种植板栗、鸡血李等精品水果,增加群众的收入,全村有精品水果面积达1000余亩。同时,结合高碑的资源优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村集体农家乐1个,年接待量2000人次以上;葡萄酒庄1个,年产量20吨,并已上了京东平台;茶叶加工基地1个,种植面积450亩;以及将地牛养殖基地改建为养鸡场,年售600羽。
依托高碑湖位于㵲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区位优势,高碑村围绕“三变”改革,结合实际创新了“新三变”改革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