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青年责任教育的三重逻辑

2024-09-14 黔东南日报 欧阳丽君 雷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之时,寄语新时代青年:“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强调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青年群体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责任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逻辑: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青年群体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作用向来为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结合青年工作实践,深刻剖析了青年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先锋作用,从宏观层面指明了青年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青年选择职业不是为某一特定阶级利益服务的,而是为人类整体利益贡献力量的,青年是革命事业和人类未来的希望,作为一个现实的、特殊阶段的人,青年要勇于担当,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奋斗。列宁认识到青年群体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增强青年担负建设共产主义社会重任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一种现实需要,也是一种历史必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毛泽东始终关注青年问题,指出青年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强等优点,决定了其能够担负起国家与民族赋予的重任,形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党的事业接班人”为宗旨的青年教育观。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青年责任教育工作,继续赋予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以新的时代内涵,极大提升了青年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的责任担当”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思接千载、视通中外的深邃视野和宏大格局,从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高度出发,科学阐明了新时代青年“为何担当责任”“为谁担当责任”“担当什么责任”,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飞跃,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注入了新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以强大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指导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责任教育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青年责任教育工作守正创新,促进青年一代成长、成才和建功立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青年责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引导和统一广大中国青年思想,使广大青年能够更加自觉地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责任,擦亮青年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精神底色,走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赶考路”。

二、历史逻辑:薪火相传的中国传统责任思想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作为支撑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生动力,一直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宝贵品质。回首历史,无数先哲、英烈们在家国情怀这面中华民族高扬的精神旗帜指引下,不断探寻“责任主体”“责任内涵”“责任传承”等要义,构建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责任意识”这一独特的文化心理现象,形成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薪火相传的中国传统责任思想。一是国家层面,从先秦道家“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型,儒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理想抱负,到近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救国家于危亡,拯人民于水火”的上下求索,这种古已有之的家国共同体理念所彰显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正是中国传统责任思想在国家层面上的生动体现。二是社会层面,与西方文明强调社会以个人属性为主、追求个人权利的绝对性、崇尚“个体自由”为主的社会价值观不同,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十分强调责任为先、集体至上的社会治理之道。中国传统责任思想中关于主体社会责任的阐释博大精深、意蕴深远,这些思想论述在后世的政治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得到不断诠释和拓展,具有超越时空的深刻价值。从先秦“君子义以为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近代“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都是从人的社会性角度阐述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对相应义务的履行,凸显出中国传统责任思想的社会层面上的丰富表达。三是个人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的人格实践,是中国传统责任思想在个人层面上责任担当的展现。《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深刻诠释了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社会理念,在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中国文化产生极重要的影响,每个人对家国命运共同体的强烈认同成为中国人血脉之中永续流传的优秀基因。“修齐治平”的人格实践,在把自身修为、家庭顺和、国家安泰、天下乐平递进链接成一条由近及远、环环相扣的个体责任伦理链条的同时,也凝练地表达了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诉求,既要体现在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精神和责任情怀上,也要自觉内化体现为对个体的责任意识与责任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是摆在首位的,足见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和强调修身立德的民族,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负责担当,到“人皆可为尧舜”的理想人格,对自我品行的修身,对自我责任的修身,对真善美追求的修身等,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对个体圣贤人格、生命价值责任与担当的追求,成为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薪火相传的中国传统责任思想,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在近代以来的热血青年身上得以重构和传承,“以社会为己任、敢为天下先”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长道路上的精神旗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对于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培育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三、实践逻辑:同频共振的青年时代责任诠释

青年自古以来都是推动历史和国家进步的中流砥柱,责任担当始终是进步青年的鲜明特质。尽管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始终没有改变的是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都是历史中青年们与时代同频共振,以担当之姿,执实践之笔,对“何为责任”“何为担当”的精彩回答。“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报国家”,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责任和抱负,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百年来,一代代青年始终坚定不移地与民族共命运、与祖国同奋进、与时代齐步伐,把理想与热血融入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担当之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充满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的青年们面对内忧外患、民族危亡,他们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发出抗争与呐喊的时代最强音,义无反顾地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最前沿,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扛起责任和担当,成为国家民族最坚决、最勇敢、最富牺牲精神的群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为捍卫国家安全、恢复国民经济艰苦奋斗、主动作为、勇挑重担,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奋勇参战、保家卫国”,“玩命儿干”“把青春献给祖国”,“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海上荒岛”到“东海明珠”,是千千万万的青年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贡献青春、诠释责任和担当的青春答卷,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出这个时代青年的热血担当,彰显了新青年推动社会进步的蓬勃伟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大青年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他们率先解放思想,追随党的引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拥护“四个现代化”建设浪潮,以“四有新人”姿态打先锋、立潮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与祖国共奋进”等青春强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建功,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新生力量,为推动改革创新、壮大市场经济、促进精神文明和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牢记党的重托,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继承革命先辈拼搏奋斗的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担起时代重任,青年一代卫国戍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社会服务、赛场竞技……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攻坚克难、贡献青春力量,涌现出众多青年先进典型,他们在承载“中国梦”的时代使命中,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以报国为民为己任的生动实践谱写了无悔的青春之歌。

实践是理论灵活运用的生动体现,“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中国青年始终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扬自觉自信的历史主动精神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践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这充分肯定了青年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历史和实践也充分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青年始终是时代进步的先锋力量。立足新时代,作为先锋力量的“强国一代”应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自觉担当尽责,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青春华章。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