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治责任 走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2024-09-14 贵州日报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 雷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治责任。在思路谋划上,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局的突出位置,把生态美作为多彩贵州新未来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把“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作为“四新”主目标的重要内容,把“绿色化”贯穿“四化”主抓手的方方面面。在工作推进上,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牢牢抓在手上。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至少1次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出台《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体系、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七个方面36项重点任务,并细化明确49项重点任务清单。在责任落实上,坚持以上率下、高位推动。出台《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关于推动职能部门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细化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生态环保责任;省、市、县三级政府分别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实施重大案件会商督办等17项行政司法联动衔接配合制度;建立全面设点、全省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赋予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大使命,要求贵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多年来,贵州始终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引领,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一方面是纵深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环境风险防控五场战役,全面推进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磷污染、锰污染等七个专项攻坚行动,立足新形势新问题,大力实施城乡生态环保设施补短板、工业固废综合治理、重点河湖污染治理和秸秆综合利用“四大攻坚突破”,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稳居全国前列,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4952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近十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以上、达到63%,连续增幅位居全国第一;累计治理石漠化1.35万平方公里,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居全国第一,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4.42%;另一方面是扎实推进突出问题整改。强化例行督察与专项督察、督察整改与监管执法、中央督察与省级督察“三个结合”,有力有序推进督察问题整改。目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完成整改任务165项,2018年至2023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完成77个。在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中,第一轮整改完成154个,第二轮整改完成233个,第三轮整改完成2096个。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绿色化转型。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贵州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并进。一是碳达峰碳中和稳妥推进。成立以省委书记、省长为双组长的双碳领导小组,编制印发《贵州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及能源等20个分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构建了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大力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十四五”以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8.2%,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6%,超额完成年度进度目标,下降率位居全国第5,有力支撑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绿色经济蓬勃发展。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绿色经济“四型”产业,2023年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6%。大力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连续8年举办数博会,华为、腾讯、苹果等大数据领军企业落户贵州,一批本土大数据企业快速成长,2023年数字经济占比达42%,增速保持全国前列。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9个,绿水青山成为贵州旅游的金字招牌。在国家2022年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中,贵州绿色发展指数相比新发展理念其他发展指数得分率最高。三是生态产品价值加快转化。实施赤水市、大方县、江口县、雷山县、都匀市5个县(市)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发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DB52/T1608—2021)和5个试点县(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报告。成立贵州产品交易中心,建成省级林业碳票综合服务线上平台。制定林业碳票登记及交易管理规则。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全省55个单元创成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成果突出。一方面是生态文明理念发生根本性改变。贵州已连续7年开展巡河巡林。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创办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网站,创刊全国第一本生态文明综合性政经评论类刊物《生态文明新时代》,出版生态文明画册,撰写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探索实践书籍,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专业宣传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已成功举办十二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向论坛年会致贺信,联合国秘书长多次致信或发表视频祝贺,论坛已成为向国际社会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向世界响亮发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另一方面是生态文明制度实现系统性提升。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累计实施2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多个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13个方面30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逐步建立完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完善国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全国率先颁布省级和市级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相继制修订《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贵州省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贵州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100余部;率先创建全国首个环保法庭,成立生态环保检察机构,公检法配套的环境资源专门机构实现全覆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征程上,贵州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目标,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美丽贵州建设,使优良生态环境成为贵州最大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走出一条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执笔:梁隽)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