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黔东南文化建设新篇章

2024-09-13 贵州日报 雷刚

011.jpg

榕江“村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戴正国

       “村超”“村BA”的火爆出圈,让更多人看到了热气腾腾的黔东南,更看到了在黔东南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文化瑰宝。

在这片3.0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畅游绿水青山,随处可感受在其间生活的群众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的璀璨文化。

       秉承“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2023年,黔东南州成功创建并被正式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里享有“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诸多美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首选地之一。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新的使命任务。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坚决扛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全力书写黔东南文化建设新篇章。

       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深化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组建“1名专家学者+1名先进典型”的宣讲组,探索实施“专家学者讲理论+先进典型讲实践”的模式,组建州委宣讲团、州县(市)示范宣讲组(队)等3100余支队伍,采取“理论宣传二人讲”“苗侗双语宣讲”等特色宣讲方式,2023年,开展宣讲3.12万余场次,实现州、县、乡、村全覆盖。以小切口宣讲大道理,以小故事印证大发展,努力实现宣讲形式、内容、效果“三统一”。

       立足文化底蕴守正创新绽芳华

       千百年来,黔东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6项78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18项307处,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75项506处,县(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90项。

       自“村超”“村BA”开赛以来,各地丰富瑰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赛场上精彩呈现。服饰、银饰、刺绣、蜡染、呢哨等民族手工艺品在赛事中焕发光彩。如今,“村超”“村BA”已发展成为促进足球、篮球文化和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

       7月23日晚,2024中国(黔东南)国际民歌合唱节在凯里闭幕。为期三天的歌声之旅,让中国民族歌曲与马来西亚、墨西哥、意大利等国歌曲交织交融,搭建了一个展示黔东南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增进国内外音乐艺术爱好者相互了解与增进友谊的平台。

       一项项民族文化在交流碰撞中不断传承与发展。通过建立多重保护机制、多维传承机制、多招宣传机制、多元利用机制,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传承新路径,持续激发民族文化新活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依托文旅资源融合发展树品牌

       5月,主打快乐的“姑妈篮球赛”在雷山县西江镇举行,新颖的规则,趣味十足的赛场吸引了大波关注,让这项由当地少数民族妇女自创的特色运动为更多人所知,贵州“姑妈篮球”相关话题全网浏览量超过100亿人次。

       6月10日至12日,2024年民体杯全国龙舟、独竹漂比赛在镇远县举行。比赛期间,中华文化展演、非遗活态展演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包粽子、苗族剪纸、编五彩绳等手工艺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欣赏比赛的同时,沉浸在这场民俗文化盛宴中。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黔东南州充分利用重大节庆和活动平台宣传推介黔东南文化旅游资源。制定了《2024年“跟着赛事去旅行”实施方案》,以“村超”“村BA”赛事活动为中心,聚焦打造“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整合资源,加强联动,推出黔东南州“三千三村”和全新㵲阳河等旅游精品线路,提升游客体验感,实现“赛事+旅游”的融合创新和流量转化。

       聚焦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促升级

       这个暑期,黔东南各地研学游持续火爆。丹寨万达小镇全新推出“非遗传习官”活动,蜡染、造纸、鸟笼、苗绣、银饰、油纸伞六项非遗体验游客可随心搭配。剑河八郎古生物化石陈列馆通过研学、采集体验等多种方式,让游客感受古生物魅力。榕江特和社区“母亲回家”手工坊,研学的学生们围在一起,聆听着歌师的吟唱,深入了解了侗族大歌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黎平会议旧址和岜沙苗寨、肇兴侗寨、西江苗寨、下司古镇、万达小镇分别纳入“红色贵州·雄关漫漫”“多彩贵州·幸福苗侗”2条精品线路。

       黔东南州不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一体化布局,逐步构建了雷公山、月亮山、云台山和清水江、都柳江、㵲阳河、凯里市“三山三江一中心”七大旅游主体功能区。重点打造了环雷公山百里苗族文化、都柳江百里侗寨文化、㵲阳河百里山水文化、清水江百里田园文化、月亮山百里梯田农耕文化等一批精品康养文化旅游线路。集中打造建设了南部原生态侗族文化精品旅游景区、㵲阳河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精品旅游景区、环雷公山原生态苗族文化精品旅游景区。

       产业业态逐步提质升级。黔东南州逐步提升完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体系,推动文旅融合、康旅融合、体旅融合、农旅融合发展。

       时代出题,奋进作答。黔东南州积极推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利用与发展,让民族文化瑰宝之花在融合发展中绚丽绽放,继续奋力在全省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上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提交新答卷。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