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卯一榫见匠心——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艺术魅力

2024-08-09 黔东南新闻网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李凯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最早可追溯至原始氏族社会早期甚至是更早的巢居时期,那时的黔台语族的先民,就已创造了这种以“竹木结构”“卯榫结构”“雕梁画栋”为特色的建筑文化,侗族人民将其完整地传承了下来。

  魏唐时期,侗族就已经有了干栏式建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魏书·僚人》就有“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的记载,这足以证明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悠久历史。在这一时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逐步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当代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侗族木构建筑包括鼓楼、花桥、寨门、民居、戏楼等,以鼓楼、花桥最具代表性,主要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等侗族地区。其结构独特,榫孔层叠交错,不用一钉一铆,衔合无隙。

  侗族人民在建造时采用竹条制成的“匠杆”竹尺和自成体系的设计施工符号,形成了独特的工艺体系,是中国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木构建筑依山傍水,式样美观,技艺精巧,体现了侗族工匠们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和精神寄托。

  2008年,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申报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陆根卫是黎平县肇兴镇纪堂村人,同时也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州级非遗传承人,学习传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30多年,他把对侗族木构建筑的热爱浓缩到一个个精致的鼓楼、花桥模型上,让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在模型上不断得到传承与延续。

  近日,记者来到肇兴镇肇兴村井绍自然寨,走进黎平县复古风民族工艺坊,陆根卫正拿着直角尺与铅笔,比例精准地进行鼓楼模型图的制作。虽然是做鼓楼模型,但都要参照现存鼓楼进行等比例缩小,建造技艺相差无几。

  “我是师从侗族鼓楼掌墨师陆文礼,从1990年跟着师父走南闯北,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侗族鼓楼的建造,也慢慢地学到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陆根卫告诉记者。

  在2005年,陆根卫将重心转移到侗族木构建筑模型创作上来,并将这份热爱与技艺延续至今。

  “我是从2005年开始做模型的,2007年去贵阳参加全省能工巧匠大赛,得了二等奖,当时觉得很意外,内心非常激动,更加坚定了我传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决心。”陆根卫说。

  是热爱也是责任,从事侗族鼓楼、花桥、木质传统房屋模型创作以来,他的作品先后走进贵州省博物馆、黔东南州博物馆以及肇兴侗寨非遗中心,让更多人通过模型展览,了解侗族文化与侗族建筑的艺术魅力,这一坚持就是35年。

  在侗族木构建筑中,无论是结构复杂的鼓楼、风雨桥,还是结构较为简易的凉亭、吊脚楼,其造型都独具特色。鼓楼在民居中凌空而起,威严挺拔;风雨桥飞檐翘首,卧江舒展;民居星点棋布,错落有致。

  侗族工匠在木构建筑造型设计中遵循均衡、对称、和谐的规律,并且注意运用直线、斜线、曲线、折线进行多重的组合构图,构成了比例协调、均衡对称、规整完美的建筑造型艺术,充溢着朴实自然、稳定规范的形式美感。

  一卯一榫见匠心,这项高超的技艺和侗族人的智慧,在他们修建的“艺术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陆根卫也发动自己的家人进行侗族木构建筑模型的创作,并将这一技艺传给自己的儿子。带着儿子一起到实地看侗族鼓楼的建造技艺,看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拔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看杠杆原理在鼓楼中的运用,层层支撑而上。为让更多人了解侗族文化与侗族建筑的艺术魅力,陆根卫始终坚定着传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决心。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