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坪地铛铛鼓:在传承之路上熠熠生辉

2024-06-11 黔东南新闻网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路路 吴鹏程 李凯

  “铛铛铛,咚咚咚……”近日,记者来到天柱县坪地镇三鑫村,还未走近,就听见村委会门口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铙钹声与震天动地的鼓声,只见铛铛鼓传承人龙秀炎正精神抖擞地组织队员们排练铛铛鼓。随着他的指挥,队员们全情地投入敲击着手中的鼓、钹和锣,现场的鼓点声如疾风骤雨般密集而激昂,队员们随着每个鼓点的落下,变换队形,铛铛声则高亢响亮,似要冲破云霄一般,与鼓点声相互呼应、交织,编织出一曲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乐章。

  “坪地铛铛鼓起源于元朝时期,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以前侗族人民都住在深山里,也没有什么武器来抵抗邪恶势力及野兽袭击,只能敲打锅碗盆等生活器具发出响声,驱逐猛兽以求自保。后来在长期传承发展下,把敲打锅盖演变成敲锣和打鼓,发出‘铛铛’的声音,故称‘铛铛鼓’。”龙秀炎告诉记者。

  据悉,坪地铛铛鼓有5种调:一是驱除邪恶调,气势磅礴,雄壮响亮;二是破锅救月调,声音低沉,充满了哀怨;三是招龙补土调,用于祈求风调雨顺、生产丰收;四是贺喜调,寓意欢乐喜庆、和谐幸福;五是国泰民安调,表达民族团结、拼搏奋进。

  龙秀炎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现在,坪地铛铛鼓也逐渐走向大家的视野,我们参加全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荣获二等奖。同时在台盘‘村BA’、榕江‘村超’表演过程中,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铛铛鼓的魅力,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柱县的一些中小学,也纷纷将侗族铛铛鼓纳入到课程当中。在天柱县坪地镇小学,记者看到同学们在坪地铛铛鼓传承人杨政权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侗族铛铛鼓。

  “我是2022年到坪地镇小学教学生们学习侗族铛铛鼓,因为铛铛鼓没有谱子,只能靠手把手地教他们,让学生听音,学会敲铛铛鼓。”杨政权告诉记者,“非遗项目深受孩子们喜欢,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非遗必将在校园里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

  “我从去年就开始学习铛铛鼓了,我学的是敲鼓,觉得敲鼓很有气势,感觉很开心。我想把侗族铛铛鼓很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坪地特有的民族文化。”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杨镇源开心地和记者分享道。

  也许,通过这样认真地学习,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爱上铛铛鼓,成为这项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他们将来可能会在各种场合展示铛铛鼓的风采,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民族艺术。

  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天柱坪地铛铛鼓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它不仅在当地的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频繁演出,还逐渐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成为了展示侗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天柱县也加大了对铛铛鼓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培养更多的年轻学者,为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39730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