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制药(贵州):“小车间”蝶变“集团化”
6月3日,经过一场初夏雨水的浸润,位于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厂区内,树木葱翠、生机盎然。
记者进入公司生产车间,一股中药散发的芳香扑鼻而来。
“药品生产车间对环境的要求极高,不仅要无菌无尘,而且温度要控制在18℃至26℃之间。”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师玉向记者介绍道,除了空气质量,制药对水也有着很高的标准。
纯化水处理系统、空调净化系统、标准化的生产线……装药、制袋、包装等一气呵成。
厂区内,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原来我们都是纯手工的,现在投入了两条自动化的生产线,增加了整式包装机、高速三合机、三维包装机等,速度快了几倍。”在生产车间包装区干了14年的主操手黄锦荣感慨地说。
她边与记者交谈,边忙着手中的活儿,熟练地把药袋装进盒子里,药品上赫然写着“隔山消积颗粒”几个大字。
隔山消积颗粒,原名叫消积化食颗粒,是红云制药的独家专利苗药。
“千年苗医,万年苗药,苗医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滚滚的历史长河里,我们的药,从地方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生产场所也从小车间到了大工厂……”从特色药品的发展到公司的成长,王师玉见证了公司的蝶变。
20世纪60年代末,“六二六”制药厂就在凯里开办,1972年改称黔东南州制药厂。1984年,大输液生产线投产。1985年,黔东南州制药厂改称凯里制药厂,正是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的前身。
“那时候因为水质好,我们生产的大输液市场需求量大,日产量突破两万多瓶,是全省同行业中第一家实现大输液一条龙自动生产线的,靠火车发往两广和湖北等地。”1993年从贵阳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毕业分配到凯里制药厂工作的彭红鸾回忆道。
后来,随着国家制药标准的提高,厂里的技术设备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也有所减少,凯里制药厂效益开始下滑,规模缩小、员工纷纷下岗。
到2003年,制药厂仅有一个11人组成的“中药车间”能够正常运转。他们依托黔东南盛产野生药材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民族医药精髓,陆续试制成功三七片、陈香露白露等一批中药药品。
从2004年开始,民营资本进入,原凯里制药厂先后更名为贵州康尔佳制药有限公司、贵州飞云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正式更名为现在的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
几经改制,这个小小的“中药车间”规模不断扩大,一步步走上集团化的发展之路,发展成为占地53000多平方米的企业,也经历了从负债到发展成为规上企业的转变。
如今的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仍然致力于研发特色民族医药,拥有了28个药品批准文号。创新发展的益肺止咳胶囊、隔山消积颗粒两款苗药成为了主力产品,也是全国独家品种、国家发明专利产品,被认定为贵州省名牌产品。
“2023年,这两款苗药分别突破了9500万元、5000万元的产值,今年预计这两款药品的体量进一步扩大,将会过亿元。”王师玉说,有了红云制药集团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资源倾斜,公司发展更加迅速壮大。
目前,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拥有胶囊剂生产线、颗粒剂生产线、片剂生产线、饮片生产线、提取生产线五条生产线,共有职工近150人,解决了附近周边群众的就业问题。
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无疑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产业发展竞速赛。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引入了先进的实验型工艺设备、中药提取浓缩干燥中试线以及配套的过程检测设备,不断提升临床前药品研发及试验各环节服务能力。
“我从开始的质量控制技术员,慢慢做到了检验科化验员、质量部经理、实验室主管,感受到了制药标准在不断提升,公司也有了自己的科研团队,让我们老员工得到了很好的学习。”谈起公司的发展,在公司干了31年的彭红鸾喜上眉梢。
“现在,全国各地的零售药店、诊所、医院等渠道,都有我们的益肺止咳胶囊、隔山消积颗粒在销售。2022年我们的产值就过亿元了,2023年是1.7亿元,今年前4个月就达到了1.01亿元,2024年预计全年产值突破2.5亿元。”对于公司的发展,王师玉充满信心。
目前,公司正在突破“瓶颈”,对“隔山消积颗粒(小儿装)”临床试验和益肺止咳胶囊开展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含量等质量关键技术研究,将通过完成质量标准提升后向国家药典委报告,提出进入中国药典的要求。
深耕大健康,蓄势谋远航。在“传承创造,知行合一”的经营理念下,红云制药(贵州)有限公司持续耕耘健康领域,始终坚守“红云制药 健康之钥”的企业愿景,在激烈的竞争洪流中以突破为动力,主动适应变革,在变革中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