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非遗进校园 社团活动促传承

2024-05-04 黔东南新闻网 通讯员 张美 刘梦 李凯

  近日,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顺利举行,来自剑河县城关第三小学的20名学生在音乐节上惊艳亮相。她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为观众献上独具特色的苗族歌舞,尽展民族文化魅力。

  “通过这次表演,可以把我们家乡的民族文化带到外面去,展示给大家看,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县城关第三小学学生曾奕高兴地说。

  从贵州到上海,从苗岭之乡到都市舞台,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得益于学校的社团活动课程。

  每逢周五下午,剑河县城关第三小学民歌社团里乐音悠扬、歌声绽放;美术社团的孩子们放飞想象的翅膀,结合传统苗族图案,用画笔描绘多彩的世界;苗族剪纸社团的学生们指间飞转,勾勒出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学校“非遗”社团百花齐放、尽显风采,非遗学习氛围格外浓厚。

  “在社团的活动中,我对家乡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苗歌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会继续努力把它学习好,当好传承人。”县城关第三小学学生杨巧蔓说道。

  从对非遗的简单认识,逐步过渡到一种兴趣爱好,再到自发地去传承和发展,非遗传承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我们学校依托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设民族歌曲、民族舞蹈、苗绣、苗族剪纸等非遗社团,鼓励学生找到兴趣点,选择自己喜爱的非遗项目,并积极组织学生外出展演、参与各项比赛,在‘请进来’和‘走出去’之间,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让孩子们成为发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县城关第三小学校长龙军祥告诉笔者。

  苗族水鼓舞、苗族飞歌、苗族木鼓舞、苗族剪纸、苗族芦笙舞、侗族民歌、农民画……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构成了剑河人共同的乡愁记忆。

  近年来,剑河县以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族资源为依托,通过开展“‘一校一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交流非遗和非遗技艺等,陆续培养了一大批喜爱非遗、热爱非遗、掌握非遗技艺的学生,中小学生对非遗的认识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依托校园浸润,非遗的生命力和创新性均得到增强。

  “接下来,我们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以‘非遗’作为学生美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充分利用学校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大课间等,推动非遗深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让民族文化进校园、在校园,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校园非遗传承之路。”县教育和科技局副局长邰宗伟说。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39730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