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良好生态优势 大力培育知名品牌——我州全力打造民族特色食品产业新高地
在麻江县的北京汇源麻江蓝莓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程车、挖掘机正来回作业,土石方工程施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为6月底实现1条生产线投产打下坚实基础。
蓝莓是麻江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汇源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麻江蓝莓成功牵手北京汇源集团,将实现产业集聚、产品集散、税源归集,并通过蓝莓的互联网化流通,实现全国蓝莓交易信息大联通。
“我们规划用地面积 550 亩(1亩=0.0667公顷),项目总投资为 30 亿元,分别为以蓝莓为主的果蔬深加工产业园、果蔬交易市场和智慧冷库。计划今年6月份第一条生产线完成厂房建设并投产使用。”北京汇源麻江蓝莓全产业链项目负责人韦传本告诉记者。
据了解,麻江汇源惠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麻江县投资建设麻江县蓝莓全产业链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产果汁、果干、果酱37234吨,实现销售收入7.42亿元,净利润1.88亿元,年缴纳税金及附加费872万元。解决120人就业,间接带动多人就业,进一步完善麻江蓝莓产业的产供销全产业链,促进蓝莓全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企业盈利、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我州的民族特色食品产业中的酸汤、蓝莓、肉制品、天然饮用水等深受市场青睐。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凯里、丹寨、三穗、麻江、从江、黎平等县(市)。重点企业主要有丹寨茅台生态、天柱恒生源(山茶油)、麻江明洋食品、凯里黔酸王、三穗兴绿洲(禽类加工)、从江粤黔香猪等企业。
如今,我州民族特色食品行业不断升级,正在向中高端方向发展。依托丰富的民族特色食品资源禀赋,以“扩存量、引增量、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抓手,着力推动民族特色食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助力打好全州工业发展突围战。
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打造知名品牌,不仅是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也是我州培育壮大特色食品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
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生态优势,推动在洛贯经开区、黄平工业园区、施秉工业园区和黎平经开区发展民族特色食品加工产业,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积极引进预制菜、食品包装等特色食品制造企业落地发展。
据统计,2023年,民族特色食品产业规上企业56户,完成总产值36.76亿元。其中,丹寨(茅台)生态公司完成总产值3.25亿元,三穗荣贵食品公司完成总产值1.2亿元。民族特色食品产业在建项目16个,总投资36.14亿元,预计年产值28.9亿元。
强化企业培育,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不断加强对麻江明洋食品、丹寨茅台生态农业等重点企业的服务,用好用足现有政策,按照“三个聚焦”即聚焦产品、聚焦产能、聚焦要素配套,落实“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重点围绕明洋食品、贵州鑫众禾农业开发公司、绿丰实业公司等规上企业,定期研判,主动服务,提前采取措施保障生产要素,促进满负荷生产,充分释放产能。同时,深入挖掘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规下企业潜力提升总量,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链所需人才,为特色食品和酒加工业振兴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推动产业绿色、生态、高效、智能、集约化发展。
强化平台建设,助推产业集群。根据县域产业基础,围绕首位产业发展壮大目标,分别大力发展酸汤、蓝莓、茶叶、油茶、食用菌、生态家禽、生猪养殖等产业,在园区规划、主导产业选择及政策导向上进行差异化引导,错位布局,建成规模大、设施全、区域影响力强的现代食品工业园区。持续打造推动凯里酸汤产业园、黔东(岑巩)特色食品产业园以及黎平、施秉、黄平、从江洛贯等园区的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
强化市场拓展,助力品牌提升。通过市场导向,不断提升特色食品产业原料供给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创意设计能力、品牌运作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特色食品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支持特色食品企业参加具有影响力的展销、展会平台,参加“年货节”“食博会”“中博会”“糖酒会”等重大活动,全力推进特色食品企业拓展州外市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共享资源、抱团发展,协同拓展省内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面向未来,我州将持续做精特色食品产业,高点定位彰显特色,不断提升特色食品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奋力推动民族特色食品产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