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烙锅一条街升腾烟火气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永燚
“老板,先要两份乌洋芋。”
“老板,我们要两碗招牌学生粉。”
4月23日晚上10点,毕节市七星关区的南山烙锅一条街,一家名为“毕节大锅洋芋”烙锅店里格外热闹。老板娘彭红手持长筷,在黑砂烙锅上翻动着泛紫的乌洋芋块,油花迸溅的声响与麻辣辣椒面的香气一同弥漫开来。这家开了7年的老店,在烙锅一条街改造升级后,成为这条美食街上的“排队王”之一。
说到毕节美食,烙锅一定榜上有名。
为了让烙锅这一地方特色美食形成规模效应,2024年5月,毕节市启动南山烙锅一条街打造工程,将原本分散的烙锅、火锅、烧烤等餐饮店铺集中规划到“烙锅一条街”。2024年11月,烙锅一条街以全新面貌亮相,店铺明亮的灯光、主题街区闪耀的灯牌灯带,使原本黯淡的商业街区焕然一新。店铺门口延伸的红色篷布,使每家店铺就餐区域扩大近一倍。
街道上,一家家烙锅店错落有致,建筑风格融入毕节地域特色,街上安装龙门架、墙面发光字、景观坐凳等,方便人们拍照打卡。
改造后的主题效应在今年春季凸显。百里杜鹃花期已至,游客陆续涌入毕节,“南山烙锅一条街”成为美食打卡地。
“2024年旅游季客人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待40多桌,4个月的时间,光是乌洋芋就卖出1吨。”彭红说,“今年杜鹃花季又到了,外地游客大部分都会来‘打卡’烙锅一条街,生意越来越好了。”
烙锅一条街的繁荣并非偶然。记者观察到,整条街各店上座率均在六成以上。店家间会互相推荐客人,遇到等位过久的顾客,老板们建议顾客先去隔壁店尝尝烤豆腐、小烤肉等,等有空桌了再通知等待的顾客。店铺老板相互引流,形成客源的良性循环。
凌晨3点,最后一批食客散去。彭红和员工们开始清洗烙锅、打扫卫生。彭红介绍,她计划在保持品质的前提下,把辣椒面包装成便于携带的伴手礼,让外地游客吃完烙锅后,带走喜欢的毕节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