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科创文创园:筑巢引凤孵金蛋 青年创客的造梦空间
“‘亿元企业’很让人羡慕,定个目标5年后有我。”4月16日下午,贵州益宠康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明瑞,在参加黔东南高新区建设50亿级园区暨产业大招商工作推进会后,在微信朋友圈信心满满地如是写道。
即将完工的1600平方米宠物饲料生产加工厂,承载着明瑞“亿元企业”的科创梦想。2023年,明瑞在黔东南职院完成产品研发,并在学校众创空间孵化。
为推动公司获得更大突破,明瑞决定将企业搬离学校,并于2024年12月入驻黔东南州科创文创园。“入驻时间虽短,但对于企业而言是质的飞跃,在各级领导和州科技局的支持下,公司获批加工厂房,目前正在申办宠物饲料生产许可证,预计今年5月投产,结束此前代加工的运营模式,迈向新台阶。”明瑞说。
截至今年一季度,明瑞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并与贵州大学对接产学研合作,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公司计划上市5类产品,覆盖贵州省80%左右的宠物门店,力争2025年投产后完成500万元销售收入目标。
搭更大平台,闯更宽天地。2024年9月,在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州科技局筹办黔东南州科创文创园,同年12月27日正式投入运营。
该园区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分为创新研发区、创业孵化区和人才工作区三个功能板块,配套有多功能会议厅、培训中心、交流洽谈室、路演中心等,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优质办公环境和便捷创业资源。
园区紧紧围绕州里的重点产业,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推动园区内企业孵化、成长与成功,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和成本,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截至4月20日,园区已遴选45名博士入驻人才工作区,牵头领办的企业达21家,涵盖大健康医药、现代农业、文化创意、人工智能等领域。
为让有志青年在创新创业之路站稳“C位”,园区给予每家企业针对性匹配高层次人才。目前,专家团队已为园区入孵企业提供咨询100余次,解决难题30余个,多方共同探索企业出题、专家答题、政府引导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小空间内部同样有“上下游”,直播电商企业为园区内的公司推荐产品,中药材商为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原料,生态农业公司为酸汤企业服务。尽管入孵企业都相对年轻,但仍可以在园区内找到合作方,实现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4月19日凌晨,直播间依旧热闹,不知疲惫的“特殊员工”在手机镜头前流畅地讲解某品牌洗发水的属性、回答网友问题,以及根据互动情况调整话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形态和内涵,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业态。在园区里,总部位于深圳的黔东南州随影科技有限公司占地面积最大。作为专注人工智能AI应用软件研发的科技型企业,为全国各地的企业提供AI数字人直播带货、AI微服务、短视频营销等服务。
“直播带货对主播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公司研发的AI数字人不仅能定制专属的声音和形象,还能24小时高效直播带货,降低企业营销成本,支持在线互动及进行多语种表达。”黔东南州随影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奇说。
为建立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园区前往佛山、广州、深圳、长沙等地考察学习。乘着东西部协作的政策东风,与佛山大学、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合作。此外,聘请创业导师8人,签约律师事务所1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家。
与园区的其他创业者不同,贵州凌草泽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凌云,还有另一重身份,即凯里学院教授。在苗侗医药领域深耕多年的蔡凌云,希望借助园区搭建的平台,将自己耗费大量心血研发的金五倍齿痛散与牙痛喷剂、苗药痔疮膏及散剂、鼻炎喷剂等从实验室推向市场,让特色民族医药惠及更多患者。
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这让蔡凌云看到了机会。“我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商业一窍不通。选择入驻园区,主要是看重它能提供良好的科创服务,加快推进成果转化。”蔡凌云说。
一边是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一边是企业为突破关键技术而苦恼。全面了解蔡凌云的需求后,园区为其精准对接省内外药企,目前相关合作正有序开展。
如今,一条涵盖产业、金融、科技、人才、配套和政务服务的链条正在园区加速形成,越来越多敢想、敢闯、敢干的有志青年涌入“梦工厂”施展抱负。
当前,黔东南州科创文创园继续筛选优质企业入驻,今年预计达30家,2027年前增至60家,着力打造全州的创新创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