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山里旺种养合作社扩种植基地、建加工车间——“自己攥住天麻产业链”

2025-04-22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夏民

4月17日一大早,毕节市七星关区文阁乡山里旺种养合作社负责人姜朝中,踩着山路,来到海坝村种植现场。他弯腰拨开一丛腐殖土说:“这几天大家辛苦一些,来年收成好了,大家都有赚头!”

姜朝中是土生土长的海坝村人。2013年,当地政府首次引进天麻种植时,这个山里汉子还守着几亩薄田。“外地老板说石头缝里能长金疙瘩?”天性爱学习的他腾出一亩林地,跟着技术员学培菌、控温。第一年便收获150公斤天麻,卖了近万元。从此,姜朝中便与天麻结缘。

“天麻是个娇嫩的东西,稍不注意就会烂根,这需要不断调试种植方法。”姜朝中说,为了学习先进的种植办法,他几次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小草坝镇学习套袋种植技术。

每次从云南回来,姜朝中便扎根深山,研究天麻生长习性。慢慢地,他种植天麻的规模从最初的1亩发展到100亩,再到500亩。

2021年,产业步入正轨后,姜朝中在黔南州贵定县建起天麻菌棒及加工车间,让天麻产业形成了产业链。

“别人怕投入大,我偏要自己攥住天麻产业链。”姜朝中说,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种植技术,现在天麻亩产值稳定在20万元以上,2024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今年计划种植600余亩,预计产值达2000万元。

“工作轻松简单,但一个月下来有2000多元工资,够家里日常开支。”罗来敏是海坝村村民,家里离基地也就10多分钟路程。

“现在每天有100多名周边村寨群众来务工。根据岗位不同,每天工资100元到200元不等。”姜朝中说,2024年仅发放务工工资就有200多万元。

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助力,为确保天麻产业顺利发展,文阁乡与信用社合作推出贴息贷款。“今年我们信心十足,已经向信用社贷款300万元扩大种植规模,政府贴息70%,这几天款应该就下来了。”姜朝中说。

山中的薄雾渐散,姜朝中凝望着群山。13年前的那亩天麻,已蔓延成覆盖群山的“绿色银行”;当年那个“门外汉”,正带着乡亲们把山货变成俏销全国的土特产。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