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经开区幺铺镇羊场村:荷影摇曳处 小村焕新颜

2025-04-22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曦

4月15日清晨,安顺经开区幺铺镇羊场村充满白族风情的民居掩映在薄雾里,村民刘松打开自家民宿的雕花木门,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羊场村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村里连绵的荷塘,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刘松瞅准时机,和村民一道开起了村里的第一批民宿。

“2019年,我把祖宅改造成带独立卫浴的客房,庭院里种满绣球花,打电话订房间的游客络绎不绝,旅游饭吃得香喷喷。”刘松说。

放在以前,这样的红火日子,刘松想都不敢想。“下雨就水淹,种粮难糊口。”曾经在当地流传的顺口溜,反映了往日的艰辛。

“自元朝形成村落以来,羊场村村民就守着家门口的水田过日子。每逢雨季,穿村而过的马槽河泛滥成灾,村民只能望着田垄叹气。”羊场村党支部书记谢朝阳说。

改变,发生在2016年春天。谢朝阳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与村民商议出路。大家一致决定:与其守着水淹地苦熬,不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两委”多次组织外出考察,引进企业在当地打造十里荷廊田园综合体。

当时,68岁的村民王明德蹲在田埂上直摇头:“祖祖辈辈种稻子,这藕能当饭吃?”直到第一车莲藕运出村,换回真金白银,王明德才愿意跟着大家一起干。

2019年,十里荷廊田园综合体打造成型。通村路串联起白族风格民居,观光小火车穿梭在荷塘间,350米溜索凌空飞架,天鹅湖动物乐园里羊驼歪头迎客……随着游客越来越多,羊场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民宿管理公司,制定统一服务标准,带领群众开了70余家民宿,每到暑期,全村1100张床位供不应求。

村民李春花褪去沾满泥点的胶鞋,穿上白族刺绣围裙,在景区当起讲解员。“以前种地一年收入万把块,现在每月工资加提成能拿4000多元。”她摩挲着腰间的银饰,笑得眉眼弯弯。

“旅游热”催生产业兴。羊场村开办的藕粉加工厂里,机器轰鸣着将新鲜莲藕制成晶莹粉末;返乡青年张磊研发的荷花酒,在电商平台月销上千瓶;村民周成美摆的荷叶粑摊,节假日每天能卖出三四百个……2024年,十里荷廊田园综合体单日最高游客量超4万余人次,羊场村实现旅游收入350万元。

如今,每当有商人来村里考察,谢朝阳总会情不自禁翻出手机里存着的那组对比图:左边是2015年泥泞的村道与枯黄的稻田,右边是2024年荷浪翻涌、游人如织的盛景。

“我们正规划建设天鹅湖动物乐园,开发研学游线路。”谢朝阳望向村头新立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标牌,目光坚定地说:“要让这方山水留住乡愁,让乡亲们的日子更红火。”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