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机制造智能化集成跨入行业前列 贵州金三叶7年“啃”下27项专利
4月10日,位于毕节市金沙县的贵州金三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焊花四溅,工人们正戴着头盔全神贯注制造茶叶加工设备。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庭指着智能碾茶设备说:“随着新式茶饮走红,眼下这可是抢手货,公司80%订单都是它,生产一整套这样的设备要30至45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已经排到国庆节了。”
这家2018年建厂的企业,最初只能生产茶叶单机设备。回到办公室,王庭从档案柜里翻出泛黄的图纸回忆道:“我们第一台茶叶设备卖了3万元,客户用了半年就出故障。那时候真是咬牙搞研发,和贵州大学、浙江大学的教授们整天泡在实验室,连日本川崎重工的技术顾问都说我们‘轴’。”
凭着这股“轴”劲儿,贵州金三叶7年研发27项专利,并“啃”下了智能化集成这块“硬骨头”。如今,公司生产的整套智能茶叶生产设备最高可以卖到上千万元。更让王庭自豪的是,前年公司还修好了从遵义市湄潭县送来的日本1981年生产的“古董”揉捻机。“当时西南地区没人敢接这活儿,修好这台机器后,公司在茶机制造圈着实火了一把。”
“今年一季度就卖了3000万元,全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5亿元,较去年翻一番。”王庭介绍,公司的设备在省内市场备受青睐,周边四川、云南、广西等省份的订单络绎不绝。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去年发了1000多万元工资。“我的工资从4000元涨到8000多元。”正在干活的焊工杨昌泽推开面罩擦了把汗后开心地说。
在研发车间,技术员正在调试新式粮食烘干机。2020年根据市场需求,公司投入资金研发了粮食烘干机,业务范围从茶叶制造设备扩展到粮食烘干设备,并在设备制造环节实现100%本土化,逐渐成长为一家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维修、培训为一体的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商。
“我们的服务车24小时待命,省内3小时必达,西南地区8小时必达。”王庭笑着说,去年云南有个客户半夜打电话说设备报警,公司技术团队连夜赶过去维护,第二天就让设备正常运转了,一点都没耽搁企业的生产。
“以前总想着怎么追赶别人,现在我们的整条生产线智能化程度超过70%,其中碾茶生产线部分参数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王庭说,以前贵州茶企的设备基本都从省外购买,现在生产的很多设备都销往省外,切实跨入了国内同行业前列。